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30年代,苏联提高科学院的地位,加大了对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管理力度。1931年6月,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首次提出“计划科学”的概念,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科学的社会关系”“科学与政府”等主题文章,还发起“科学、计划与自由”的讨论话题。科学界的这场争论,聚焦于(     
A.国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B.科学研究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C.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2至1937年间,苏联先后同英法美等1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还与周边邻近国家等签订了一系列友好互助条约。受英法等国的联合邀请,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国联常任理事国。这一形势(     
A.改变了一战后的国际格局B.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D.有利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2024-03-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调研(四)历史试题【康德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体力劳动者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政治家托玛斯·卡莱尔由此认为,政府的“自由放任”成为了“财富主义的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现代的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直到20世纪初,国家作为一种超社会力量对分配加以调节,才使贫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摘编自刘金源《财富与贫困的悖论——论英国工业化的失误及其原因》

材料二   十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工业基础薄弱。斯大林认为,苏联处于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中,必须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和力量走向社会主义。19281937年,苏联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1936年,苏联新宪法明确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1937年苏联国民收入由1913年的210亿卢布增加到963亿卢布,人民总消费水平提高了一倍。30年代苏联第一次消除了失业,实行免费医疗、社会保险和退休金制度。

——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有全国人民的富裕生活,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才能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理解和实践上的一些失误,使共同富裕一时成了空中楼阁。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开辟了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途径,到20世纪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逐步建立起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据张雪梅《新中国成立后的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进程中贫富差距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提高国民收入的举措,并简要评析举措实施的效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的特点,并从中外联系的视角分析新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6年和1947年,苏联先后通过《关于加速发展生产日用品的国营轻工业的措施》 《关于战后大力发展农业的措施》等决议,决定1946—1950年对纺织工业部的投资由59.9亿增加到73亿卢布,对轻工业部的投资额由21. 8亿卢布增加到29亿卢布,分别增长了 21.9%和33%。这表明(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逐渐得到纠正B.战后苏联外部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C.苏联社会民生问题得到逐步解决D.社会主义建设因时因势进行调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5年苏联首先取消了面包和面粉、米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供应也逐渐取消配给制。1937年与1932年相比,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明显,如砂糖增长1.92倍,灌肠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自行车3.2倍,手表7.2倍。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     
A.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国民经济恢复B.工业基础改善促成落后面貌改观
C.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D.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民众生活
6 . 1931年6月,联共(布)中央《关于莫斯科市政建设和苏联市政建设的发展》的决议中指出:“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改造旧城市和建设设计新城市……要在农业地区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建立新城市。”这一决议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发展市场扩大生产D.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
2022-11-09更新 | 60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27年7月,斯大林提出农民要偿付一种类似"贡税"的间接税,即农民购买工业品时要"多付一些钱",而出售农产品时要"少得一些钱"。国家有时竟以低至农产品成本10%的牌价强制收购农产品。此外,集体农庄必须接受国营机器拖拉机站的耕作服务,缴付巨额实物报酬。这些做法
A.基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B.有利于强化工农联盟的统治基础
C.借鉴了宏观经济学说基本原理D.立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2022-05-26更新 | 742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题
8 . 二战后初期的柏林,在美军交易商店,一名普通士兵可以用一美元买到两盒好彩烟。而一名苏联士兵则要为此在黑市上付出100美元。一只卡通手表本来只要3.95美元,苏联人买就要500美元。一部相机是14.95美元,苏联人可能要花多达1000美元才能买到。该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苏联轻工业相当落后B.美国商品更受苏联人欢迎
C.苏联人消费能力惊人D.苏联对美国贸易逆差巨大
9 . 20世纪20年代,苏联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协会、全联盟对外文化关系协会和苏联作家联盟外交委员会等组织,与西方各国左翼进步知识分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反映当时苏联
A.全面抵制资本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B.在美苏争霸中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C.极力谋求建立起欧洲集体安全体系D.争取西方各国人民对苏维埃的支持
2022-04-08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模拟调研(四)历史试题
2022·河南新乡·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题为《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建设办法》的命令,把伏尔加河中下游和北高加索地区的集体化期限缩短到1~2年,把乌克兰、西伯利亚、乌拉尔、中部黑土区和哈萨克斯坦的期限缩短到2~3年,其他非产粮区的期限缩短到3~4年,这一指令
A.反映了农业集体化时机的成熟B.体现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C.契合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彰显了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先进性
2022-03-26更新 | 677次组卷 | 10卷引用:历史(重庆B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