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的宣传画诞生于(     

(图中俄文翻译:苏维埃——我的祖国 社会主义祖国在成长——钢产量飙升)
A.十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
C.工业化时期D.冷战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193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占比图。其中,②代表的国家工业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新科技革命的推动B.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列宁去世后,苏联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战的威胁,1927年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整个西方世界借此掀起新一轮反苏浪潮,甚至主张对苏进行“十字军讨伐”。对此,斯大林明确指出:“国际形势已经开始起根本性变化,只有全力实行高速现代化、工业化,并通过出口更多的粮食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工业化所必备的工业设备。”材料说明苏联模式的产生是(     
A.出自斯大林个人主观意识B.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物
C.基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D.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成果
2024-05-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吴恩远在《再谈俄罗斯反思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思潮》中认为应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肯定“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价值,认同“斯大林模式”是那个时代苏联唯一可行的模式。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斯大林模式(       
A.便于苏联在冷战中处于优势
B.保障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C.有利苏联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D.符合当时苏联社会发展需求
2024-05-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27年底,苏联粮食收购量比1926年减少了1.28亿普特,为此苏共中央成立特别委员会,派遣近三万名专门工作队员分赴全国各地督促收购工作。虽然从1928年1月到3月总计收购了2.57亿普特粮食,但这引起各地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4月到6月,苏联粮食收购量再次急剧减少。据此可推知,当时苏联(     
A.政府逐渐失去对农业的掌控B.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急需调整D.缺乏快速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024-05-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伏特加、格瓦斯等传统饮品备受俄罗斯农民喜爱。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苏联曾经实行禁酒政策,但酗酒和自制烧酒的现象依然盛行,由此诱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档案文献中已很少提及手工酿酒问题,农民酒类消费量急剧减少。这一变化反映出(     
A.农民道德水平大幅度提升B.苏联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波及D.法西斯侵略导致局势紧张
2024-05-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7年,苏联决议在莫斯科建造多栋高层建筑,提出“(它们)应该与城市历史上的建筑艺术和未来的苏维埃宫的形象相协调”。1954年,建成后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等“莫斯科七姐妹”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这些建筑(     

莫斯科大学主楼
A.反映了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B.体现重工业的优先地位
C.表明新型劳动关系已经建立D.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
2024-05-23更新 | 3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这最能表明的是(     
项目年份191319281932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555432
A.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B.农业集体化为苏联工业化付出了代价
C.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具有制度性优势D.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
2024-05-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二)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5年底,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宣布,从1926年起国家将进入“直接工业化”时期,目的是使苏联从输入机器设备的农业国转变为自己生产各种机器装备的工业国。该内容(       
A.标志着苏联模式正式确立B.说明苏联经济政策已出现新的变化
C.导致苏联新经济政策被直接废除D.暗示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024-05-23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五)历史试题
10 . 1925年,斯大林在与托洛茨基等人斗争时,为了证明自己是列宁的继承人,曾以新经济政策的捍卫者形象出现,但在其思想深处,更倾向于用类似“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进行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使斯大林给苏联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建立了世界第二位的工业化强国D.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2024-05-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