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联“一五”计划前,工程技术人员不到意大利的1/5;在“二五”计划完成时,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已高达1300多万,是德、意、日、法、英五国总和的6倍;到卫国战争前夕,苏联一共建成1万多个现代化大型企业。这些成果的取得(     
A.说明计划经济有一定的优势B.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C.得益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4-05-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历史风云千头万绪,掌握其基本发展线索与脉络既有益也有必要。历史学家王红生在其著作《二十世纪世界史》中,力图通过如下一些概念建构阐述20世纪世界史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资本主义”。20世纪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世纪。

第二个概念是“社会主义”。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悲喜剧。

第三个概念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缘起于西方,20世纪成为东方社会思想的主轴。

第四个概念是“法西斯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概念相比,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独有的概念。

——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

围绕20世纪世界史的一个或多个概念,结合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二战后(     
苏联主要产业门类生产效率情况(以1928年为参照)

年份

工业

铁路运输业

建筑业

农业

1928

1

1

1

1

1940

3.1

2.7

2.5

1.7

1965

12

8

9.1

3.5

1970

15

10.1

11.1

4.7

1975

21

12.6

14.2

5.1

1976

21

12.7

14.7

5.3

A.苏联工业重视国际循环B.苏联经济结构发展平衡
C.苏联仍沿袭斯大林模式D.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024-05-14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十月革命前,俄国住宅公用设施的发展极为落后。全俄城市中有电力照明的房屋仅为5%;1929年,苏联工人家庭的住宅中,使用电力照明的家庭达到71.9%。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A.实现了工业化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贫富差距缩小D.工人社会地位提高
2024-05-14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南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部分国家工业、贸易的比重概况。其中“乙”所指的国家是(       )
项 目时间
工业比重193040%9.5%10.5%5%
193736.2%9.5%10.4%13.7%
贸易比重192511%15%8%4%
193713%16%9%0.8%
A.苏联B.德国C.美国D.英国
2024-05-14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八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为193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占比图。其中,②代表的国家工业占比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新科技革命的推动B.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2024-05-14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成立于新中国诞生之初的19516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波兰共和国合资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公司的成立在那个年代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和外交意义。1961年,中国急需进口粮食,中波公司当时仅有的7条货船直航美国、澳大利亚,不但运回了大批中国急需的粮食,还运回了急需的棉花种子和化肥。1980年波兰食品、猪肉供应短缺,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支援波兰8万吨冷冻猪肉。8条装有冷冻猪肉的中波货船到达波兰港口时,波兰百姓奔走相告。

——摘编自《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新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公司见证中波友谊》

材料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联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在西方金融市场上筹集外资,同时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设立银行。但是,由于他们向苏俄政府提供贷款的条件非常苛刻,难以接受,所以,仅从少数国家(如瑞典、英国等国)得到少量商业贷款。1930年至1945年期间苏联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在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的,几乎包括所有的经济和军事生产部门。

——摘编自罗宝泰《苏联建国初期如何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新中国和苏(俄)联引进外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和苏(俄)联引进外资的共同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引进外资的认识。
2024-05-1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4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掀起了先锋建筑理论与创作浪潮,如城市主义者构想可容纳千人以上的未来集合式的理想住宅,另一批建筑师则积极探索经济性和集体性的现代住宅形式。这一系列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苏联(     
A.依靠行政命令推行城市化B.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C.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盛行D.社会主义与工业化的时代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39年,苏联的对外贸易额从1930年的16.43亿卢布降为2.7亿卢布,同时外资企业逐渐被取消,外国技术人员也纷纷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又压缩了在战前曾有所增加的与西方的经济联系。这表明当时苏联(     
A.积极利用西方技术和人才B.经济模式日益封闭僵化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确立D.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2024-05-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府的强力控制,几乎必然导致经济的衰退。经济活动主要是靠自由市场来组织的地方,人们才可能普遍地对未来充满信心,经济才可能繁荣发展。强势大政府的兴起非但解决不了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且限制个人自由,窒息了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发动机——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政府占用了本来可供民间使用的资源,压缩了个人发挥的空间;扭曲了民间的激励机制,社会停滞,企业和个人逐渐退化。处在政府保护下的企业丧失创新的动力,将资源用于游说和贿赂政府,以便继续享受排斥竞争的行政保护政策;个人则依赖政府的福利开支,不再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几乎人人都能吃到“免费”的大锅饭,但却人人都吃不饱。对消费者的最大威胁是垄断,不论是私人的还是政府的垄断。保护经济和消费者的最有效方法是国内的自由竞争和遍及全世界的自由贸易。

选择一个国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表明态度,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