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两汉四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的政治学说,众多的思想家把民本思想作为建构其政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贾谊认为,政以民为根本,他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陆贾则说:“怀道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在他看来,秦取天下时可以利用法家思想,但在建立政权后要根据守的要求,转变统治思想,以儒家的仁义道德、德教作为指导思想。王符说:“天之立君,非私此人也,以役民,盖以诛暴除害利黎元也,”君主要养民,关心人民的疾苦。董仲舒也提出了“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的主张。民本思想在汉代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郝建平《民本思想与汉代的统治政策》

材料二   20043月,政府宣布:“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可使农村减轻负担48亿元,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6年起,我国西部地区率先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十一五,时期,中央计划要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2006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此后,各地提高农民工待遇、改善农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措施也陆续出台。除此之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等都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积极解决。

——摘编自赵秀玲《”以民为本,与政府治理—近几年中国政府的惠民政策分析》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世纪中国政府惠民政策的特点。
2024-01-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特点、特征类非选择题 (含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过后,西德满目疮痍,经济停滞不前。德国农村土地广阔,劳动力低廉,吸引了企业家的眼球,而政府又通过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工厂搬迁,于是大规模工厂转移至农村。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政府希望采取土地合并的方式缩小城乡贫富差距。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许多城市居民为了追求宽敞的住房,良好的空气而迁往乡村,无计划的返乡导致村庄失去原有的特色和魅力。1976年《土地整理法》得到修订,“村庄更新”明确写入德国法律条文,推行的建设项目着眼于保护古建筑,发展村庄特色,走绿色发展道路。村庄更新便从土地整理和土地改革的工作范围内衍生出来关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并纳入整个规划体系。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对村庄更新项目的整个过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利益要求。21世纪后,村庄更新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等多个产业,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科技农业,主要方向有环境农业、原料农业、基因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摘编自常江等《德国村庄更新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与主要进口来源国农业合作,推进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建立稳定持续的农业合作关系。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摆脱贫困和巩固脱贫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多举措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延长乡村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品牌建设。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技术、市场、土地等要素保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生态高质量振兴的融合共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程度是检验乡村振兴水平的重要标准,把乡村振兴工作统一到城乡融合中来,不断促进城乡融合水平提升。

——摘编自张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德国实行村庄更新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村庄更新和中国乡村振兴带来的共同影响。
2023-12-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东兴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秦汉时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朝基层官吏的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对城邑之外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是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自宋神宗熙宁年间直至清朝,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拥有绅权的士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治政治。进入20世纪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

——摘编自唐鸣等《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民国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乡村社会的矛盾愈演愈烈,乡村问题日趋恶化。对此,通过乡村治理实现改造中国的目标,掀起了一股乡村建设运动的高潮。其中最典型的有: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开展的“以教育为中心”的地方建设;卢作孚领导的“乡村现代化模式”在重庆北培进行的“以经济为中心”的乡村现代化建设。这些地方知识精英开展的乡村建设实验主要是来自他们对乡村社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实现乡村社会复兴。

——摘编自苏海新、吴家庆《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材料三   毛泽东的乡村治理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始终把农民置于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地位,二是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三是非常重视乡村的全面发展。……习近平乡村治理重要论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与理论指导,三是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四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摘编自邱春林《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变迁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治理思想的密码是什么?
2023-12-04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采取政策增加人口。《周礼》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春秋时期,越国规定女子十七之前须出嫁,男子二十之前须娶妻,同时对生育的家庭给予奖励。战国时期,国家会派出医生照顾临产妇女,还为多胞胎户提供帮助。宋代政府下令“乡村五等、坊郭七等以下贫乏之家、生男女不能养赡者,每人支免役宽剩钱四千”。宋代立养子法,准许无后嗣的民户领养孤儿,在各地创设专门收养弃婴的慈幼局或婴儿局,并设立举子仓资助贫困之家养子。宋初规定“县吏能招增户口者,县即升等,乃加其奉”“县令考课以户口增减为黜陟”,明清时期延续了这一规定。

——摘编自倪玉平《中国古代的人口增加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并没有明确的人口政策。1941年,国民政府社会部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成立“人口政策研究委员会”从事人口政策纲领之研究。19455月,人口政策研究委员会经过近四年艰苦努力起草的《人口政策纲领草案》以《民族保育政策纲领案》之名终获通过。“保育有两种意义:一求生育率的提高,二求死亡率的减少。”保育之更重大的任务,不但是要求民族体质健全,并且要求心智理性发展,以期中华民族,千年万世,续存于世界。该纲领提出奖助稠密区域之人口移植稀疏或边远地区,并且通过边区开发促进边民之繁殖。纲领还规定“鼓励健全夫妻之生育,指导适当的节孕,维护孕妇产妇之安全,以期优良子女之增加”。

——摘编自俞莲实《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以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

材料三   新中国人口政策变迁。

时间19491970197119791980201320142019
政策限制节育和鼓励节育的交错以“晚、稀、少”为特征的计划生育以“一胎化”为基调的计划生育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

——摘编自梁建章《新中国70年人口政策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增加人口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确立人口政策的原因,并指出国民政府人口政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人口政策变迁的认识。
2023-11-28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主题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后来,“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也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把它理解成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从纵向上对比十八大前后党心民意的变化,同时还要环顾世界、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通过这种对比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来之不易。

——摘编自石仲泉《新时代新理论新征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了全球范围内的“扶贫奇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利用行政手段对生产资料进行再分配,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铲断了造成贫困的经济根源,为农民摆脱贫困创造了物质条件。通过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使亿万农民走上合作经济发展道路,建立起以农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农村公有制经济体制。同时在农村建立“五保”供养制度、储备粮制度等初步的社会救助体系,缓解了农村地区极度贫困的局面。

——摘编自白晋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贫困问题,致力于解决过往扶贫过程中存在的识别对象不准、后续动力不足、到户困难、机制不顺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新理念、新战略,形成独特的习近平贫困治理观。

——摘编自李文《习近平贫困治理观的理论渊源与实践价值》


主题二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材料四 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实现由过去长期量变到阶段性质变的转变,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新时代1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过去我们更多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注重的是“摸经验和规律”;新时代我们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侧重于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不断开创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摘编自贺新元《新时代十年:改革开放史上的里程碑》

材料五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基本的长期战略,不仅关乎中国,也关乎全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未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将之纳入宪法,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国际合作直接联系到了一起。生态文明迫切呼吁中国和世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一旦处理不好,则会危及社会和国家。

——卢卡斯·古铁雷斯 ·罗德里格斯《中共对生态文明的承诺与担当》


主题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六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围绕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发展格局,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外交秉承大国担当,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摘编自赵可金《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材料七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治理的新篇章。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涉及社会发展、人权、国际安全等众多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原则。

——摘编自张群《真正的多边主义:破解全球治理困局的中国方案》

材料八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所有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我们要创设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材料九   “一带一路”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周边各国民众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样的发展机遇,缩小世界经济的南北差距。“一带一路”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实际行动建设更加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也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勾画了新愿景。以下是“一带一路”建设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2013年9、10月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包括中国、印度等21个国家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颖《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列举新时代10年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作用。
*能力提升*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4)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着眼点和中国方案。
(5)依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6)根据材料八,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7)请结合材料九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世界。
*历史纵横*
(8)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开展扶贫工作的特点。
(9)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贫困治理观的时代意义。
2023-11-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30·纲要上第30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宋代传入中国,因其满足人们衣被之需而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广,到明代已遍布全国各省区。清朝中叶,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扩散,同时又向着适宜的地区集中。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几乎广布全国各州县,呈现出时人所称的“棉花,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的景象。

——摘编自罗萍《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已选育出一批适应于机械采收的优质棉新品系,主要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国际棉花贸易的最高标准。中央一直很重视新疆棉区的发展,在新疆棉花生产、流通中给予优惠政策。截至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主要产棉区农民收入的50%70%来自棉花种植,棉农的收入不断增加,新疆正以棉花产业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摘编自程文明等《乡村振兴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意义。
2023-11-1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失业人口一度高达60余万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市政府开办了一些传习所,又筹集民间资本兴办了一些民生工厂,前后安置失业工人数千人。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振兴实业的同时,政府还兴办了主要培养青年学生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法规,把失业保险列为重要险种,但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推行。受多种因素制约,上海市政府治理失业的成效并不显著。

——据谭玉秀《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上海失业人口高达67万余人。在政府拨款救济的同时,上海总工会发出“全市在业工人捐助一天工资”的号召,得到了全市工人的踊跃支持,全国人民也开展了对上海失业工人的捐助运动。上海市政府鼓励来自周边各省的失业工人回乡生产,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家解雇工人。1957年,上海失业人口降至3万余人。

——据吴文俊《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

材料三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简单劳动岗位消失,上海失业人口剧增。2001年,上海启动“4050项目”,将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列为重点帮扶的再就业群体。所有“4050项目”都必须经过社会公开招标,中标者在政府扶持和市场中介监督下实施。政府还鼓励大龄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由政府给予免费指导、培训和税费减免。五年来,上海创造了职业培训100万人,再就业近百万人的奇迹。

——据宸星《让百万下岗职工走上就业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上海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其解决失业问题成效不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上海21世纪初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新变化,并谈谈你对失业问题的认识。
2023-11-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彻底废除了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规定,正式建立起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通过设置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人口流动被纳入国家计划,农民基本失去了自由流动的权利,与农村和农业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其后的人民公社制度将这一机制发挥到了极致。与此同时,城市中也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立起由政府统一安排的就业制度和商品粮供应制度,以及其他与人们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一系列制度,最终形成了城乡社会二元体制。

——张海鹏《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

材料二   通过改革获得制度变革收益是自发性的,也是不可逆的,日益摆脱制度性束缚的农民,不断寻找着发挥生产潜能、增加家庭收入的各种经济机会,从而促使传统的城乡关系格局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改变。……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基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中央着手对城乡关系做出重大调整。从2000年开始,政府就逐步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尝试从制度上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进而改善城乡关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本方针。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列为五个统筹之首。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政府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路更加明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新目标。

——张海鹏《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

(1)根据材料及所学,概括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表现。
(2)进入21世纪后,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改善城乡关系?
2023-10-25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

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以《东方杂志》为代表,众多报刊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

下表为《东方杂志》涉及人口研究的文章统计表:

文章篇数(部分)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4篇,人口调查15篇文章作者(部分)陈长潇、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人口学者),竺可帧(气象学家)、彭家元(农业学家)、张荫麟(历史学家)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1957年马寅初著作《新人口论》深入剖析了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60年代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概括民国初期人口研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影响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后来,“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也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把它理解成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从纵向上对比十八大前后党心民意的变化,同时还要环顾世界、从横向上对比中国上行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下行衰弱的反差。通过这种对比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来之不易。

——摘编自石仲泉《新时代新理论新征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并简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