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无比精彩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汇编了一部完整的法国社会的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

(1)依据材料指出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评价,谈一谈恩格斯评价文学作品的角度和方法。

明清小说中出现的弃儒从商现象应该是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现象。部分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出身书生,他们放弃了以读书、应举为职业的生涯,而以经商作为自己的谋生之道。但传统的儒学教育和儒家思想对他们的经商活动仍产生着深刻影响,他们中的不少人贾服儒行,儒商结合,致富后又努力复归于儒业。小说家在对人物的弃儒从商行为表示同情和认可的同时,也依然表现出一种儒重于商的传统意识。

摘编自唐林轩《略论明清小说中的弃儒从商现象》

(2)结合所学,运用恩格斯解析文学作品的角度和方法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1915年到二十世纪20年代初,围绕中西文化的异同和优劣问题,中国文化界曾展开过一场论战。李大钊提倡青年人全力以赴学习和研究西方文明,主张“竭力以西方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杜亚泉则认为,欧战的惨烈使“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不能不产生怀疑,“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吾国固有之文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诸大端),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3)从李大钊和杜亚泉中任选一人,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其观点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

2017-11-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海淀区2016-2017年高二下学期历史会考模拟试题
2 . 文化交流

下面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胡旋女》,题注:“天宝末,康居国献之。”诗云:

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飒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注:

天宝:唐玄宗年号。康居: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飘飘:轻盈洒脱

太真:杨玉环。禄山:安禄山,玄宗时,官至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梨花园:即梨园,唐朝训练乐工的机构。后称为戏园。

(1)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探索盛唐时期中外乐舞频繁交流的原因。
(2)从这首诗的内容中可以获得那些历史信息?
(3)阅读材料,理解这首诗的内容,谈谈唐朝时期西域乐舞流传所带来的影响。
2024-05-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丝绸之路

材料一   是时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印度、丝国和阿拉伯加在一起每年至少从罗马汲走了一亿金币。 ……中国人占有这一亿金币的近1/3 份额,其余的2/3份额则由运送中国丝绸的中介商赚走了。

——普林尼《博物志》

(1)阅读材料1、材料2,结合所学分析丝路开辟之后东西方之间交流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谈谈你对张骞“凿 空”西域的理解。

材料三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陆上丝绸之路重要性渐趋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4-05-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英国咖啡馆

材料   咖啡因超过了包括尼古丁和酒精在内的其他所有药品,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药物。在天然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仅有石油的贸易额高于咖啡。但是,除了埃塞俄比亚高原这个弹丸之地,大半的人类历史长河并没有将咖啡纳入其中。只是在最近四个世纪,它才进入消费市场。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9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有学者认为,咖啡馆的历史不仅是“经济史”,同样也是“社会史”。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024-05-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

材料一   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说明
理论课程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历史典籍和诗词《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汉书》《史记》《战国策》
《诗经》《楚辞》以及当时学者讲学时留下的诗赋
理学和心学的著作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
程颐《伊川语录》
张载《正蒙》和《西铭》
朱熹《小学集注》《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录》
陆九渊《语录》
实用技术农田、治民、水利、算数、军事等
经验课程学规和学风《白鹿洞书院学规》立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

——摘编自郭明玉宋丹《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

材料二   1950年毛泽东提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新中国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1)学校向工农大众开门。1952年工农子女在小学生中占80%以上,中等学校学生中占57%。

2)改革学制。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制度上保障工农群众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学制将干部学校、补习学校和工农速成学校置于重要地位,让广大工农群众和革命干部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

3)新建大量普通中小学,方便工农子女就近入学。

4)开展群众扫盲运动。到1957年上半年,全国有2200万人脱盲。建国初,政府还接管了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逐步转变为人民教师;开展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建设一批多科次工业大学和各种专门学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摘自蒋纯焦《新中国70年教育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认识。
2024-04-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A卷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出发时,其身份是马其顿国王,不久后他成为希腊联军统帅。经过十年征伐,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求人们向他行匍匐礼。亚历山大的统治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由当地人担任的总督一般只管民政,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斯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的80个战友也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结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普菜斯堡和约》,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在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它们普遍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了《法国民法典》。同时,拿破仑还使德意志由300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为30多个大邦。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

——摘编自张淑贤《略论拿破仑战争的国际影响》

(1)依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为巩固帝国统治采取的措施。
(2)比较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产生影响的相同点。谈谈你对战争与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4-04-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7 . 人类社会创新求变,不断进步。

材料一   农业的起源带来人类居住模式的改变。农业活动创造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及储存,推动了人口增长。农业促使劳动分工、导致商品交换,对阶级、法律、宗教、文字、城市与国家的出现等有积极作用,成为文明诞生的重要基础。农业起源使人类完成了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质的飞跃,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伟大创新。

——摘编自李小强《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影响》



材料二   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西欧工人运动没有形成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自觉的实践,因而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用于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就成为那一时代思想理论发展上的迫切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无产阶级的实际斗争,在斗争中逐步确立无产阶级立场,他们不断地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中汲取营养。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唯物主义推广到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共产党宣言》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最终发展方向。

——摘编自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

时间

大事记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议,10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到2021年12月,亚投行已有105个成员
2017年2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又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的决议中
2019年5月中国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示意图,指出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及其培育的农作物。依据材料一简述农业起源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
(2)概括材料一时间轴所列事件的主题。任选一个事件,结合所学说明该事件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表现。
(4)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贡献,并谈谈你对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024-03-1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颁布《永徽律》,之后又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年份

主要内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5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儒学入法的原因,并指出《唐律疏议》在中国古代法治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2024-04-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教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华民族奋发有为,自强不息。

材料一   孔子强调“学而不厌”,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孔子强调自立自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在立己的同时,注重立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奔走于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主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到了晚年,孔子仍然勤做不息,整理六经,办私塾,广授门徒。

——摘编自郭继文《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研究》

材料二


骆驼昂首挺立、高大英武,载数名胡、汉男子,一胡人跳舞,其余持琵琶等胡乐围坐演奏,神情生动。
②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唐代骑驼乐舞三彩俑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三

邓世昌

谭嗣同

林觉民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官兵英勇奋战,最终与舰同沉,壮烈殉国。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被捕后从容就义。1911年,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前写下绝笔《与妻书》:“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在起义中,他身先士卒,英勇牺牲。

材料四

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部分)

精神内涵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特区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据新华社2020年9月29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等制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哪些优良品质?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孔子的主要贡献。
(2)阅读材料二,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并概括材料反映的唐朝的精神风貌。
(3)依据材料三,概括以上历史人物表现出的家国情怀。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4)阅读材料四,任选一种精神,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实践,谈谈你对这一精神的认识。
2024-03-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资本论》与工厂制度。

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对19世纪的英国工厂制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现代工厂代替了原先的手工工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工厂通过对生产过程、生产效率、原材料的节约进行管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另一方面,资本家“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在劳动纪律方面,为了保证机器不停止运转,工厂主对于工人进厂、离厂、休息、吃饭的“关心”,比起对工人的生存更加“关心”。工资制度方面,在雇佣劳动下,工人的无酬劳动都被工资所掩盖,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制度的欺骗性所在。

——摘编自范漪鑫《论<资本论>对19世纪英国工厂制度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资本论》中有关工厂制度评价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