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伟大觉醒”文物史料展

2019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策划举办了“伟大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厅。

展厅名称展出文物(部分)文物简介
第一展厅“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宋渔父被刺记》记述宋教仁被刺事件的书籍
《南北大战报》报道“二次革命”的报纸
上海民间团体印发的通告揭露“二十一条”,要求抵制日货
《青年杂志》创刊号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日警逮捕留学生纪略》记述1918年留日学生为反对签订中日军事协定而发起的大规模请愿运动的书籍
第二展厅“反帝爱国之大风雷”《五七》日刊北京学生为扩大宣传而自费出版的刊物
《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191964日发刊,呼吁“唤醒农工商各界,共做救国的事业”
《上海罢市实录》反映五四运动中上海商人罢市的书籍
《卖国贼之二曹汝霖》揭露曹汝霖卖国行为的反面人物传记
《天津中等以上男女学校学生短期停课宣言书》191910月天津民众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主权运动中,周恩来起草的油印通告
第三展厅“开天辟地之大事变”《曙光》《新人》反映五四运动后新思潮涌现、诸多学说流派争鸣的刊物
《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唯物史观解说》《共产党宣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翻译出版
《共产党》月刊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11月创办的半公开性理论刊物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中的14则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依据材料和所学,阐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什么要举办这次展览。
(3)选择一个展厅,依据文物和所学,为该展厅撰写一份解说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电信博物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百年电信 艰难起步】

材料一1871年,丹麦大北公司首开在华非法收发国际电报的先例。随后,英、美等列强的电缆也在中国海岸登陆,中国彻底丧失了通信主权。

1879年,李鸿章在大沽炮台和天津之间架设电线,这是中国官方最早创办的电报。1880 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并于大沽口、济宁、镇江、苏州、上海等七处设立电报分局,全线三千余里,这是中国第一条官督商办的陆路电线——津沪线。后设立专门机关管理、规范电报业,在天津和上海设立电报学堂。主持电报局的盛宣怀认为:“(电报)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质则尤在厚利商民,为图久计。”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时使用 的信号灯、军号、手电筒 等1930年底,红一方面军在 第一次反“ 围剿” 中缴 获的只能收报不能发报 的“ 半部电台” 。这是红
军最早的电台
人民解放军利用缴获的设备改善 通信条件,图为1948- 1949年三大 战役期间毛泽东手书电文的复制 品

【人民邮电 砥砺前行】

材料三1949- 1973年中国电信事业部分大事件

序号事件
1949年11月,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无线电话正式开放
1955年,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电传打字机面世
1965年,中国与各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周边国家、港澳地区建立直达通信联系
1970 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1971年,中美之间开通直达无线电报、电话和传真电路
1973年,北京与香港之间开通直达无线电话、电话电路

【改革开放 信通四海】

材料四   中国电信业跨越纵横、准电子时代,引进并推广世界上刚刚开始商用的程控交换机。经历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的历程,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 一位。进入21世纪,中国电信业获得重要的契机和开放的市场竞争,强大的网络为人民带去了丰富的信息通信服务,为世界互联贡献了中国力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目的和作用两方面,评价洋务运动期间中国通信业的发展。
(2)阅读材料二,为这片展区拟定一个标题,要求与其他展区标题相匹配; 写一篇历史短文解说以上三件展品。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从表中任选两个事件,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
(4)依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电信事业发展的特点,分析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 . 祖国统一

郑氏提出台湾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康熙帝坚持台湾问题是国内问题,不同于外国。(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台湾一平,地方初定,蠲(免除)徭税差役,施行展界开海……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出康熙皇帝对台湾地位的认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1883

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后,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1884

上“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赴台,阻挡法军侵占基隆;淡水大捷。

1885

法对台增兵;镇南关一战,茹费理内阁倒台;法军撤出基隆、澎湖;台湾设省。

1886

设官脑总局、磺务总局(台湾地区盛产樟脑、硫磺),一度将樟脑收购权交给商人。
设抚垦总局,兼任抚垦大臣,令地方官“教之(当地民众)耕耘,使饶衣食”。

特设商务局,在新加坡设分支机构招商局(通商局),招募华侨商股;定购10艘轮船,成立轮船公司;委令招股集资修建台湾铁路,拒绝英国旗昌洋行的承办要求。

1887

正式提出新行政区划方案,建置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
铺设沪尾至福州川石山、安平至澎湖妈宫港海底电缆;设电报总局。
设铁路总局,聘外国技术人员负责设计、测量工作。
办西学堂,开英文、法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等课程。

1888

(到1888年)筑10座新式炮台,以澎湖为海防建设的重点,于台湾北部地区面对日本作重点设防;创办以制造枪弹为主、兼务修理军械的军事工业;整编全台防军。

改革旧有铺递驿站传送法,设邮政总局,发行邮票。

1891

台北至基隆段铁路竣工通车。
(2)某班在“近代台湾发展”主题展板中出具一张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位台湾军务大臣写一份解说词。要求:依据解说词的基本结构,如标题、主体、结尾;充分利用相关素材;准确把握解说对象的特征、本质和意义;用词准确,不少于150字。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

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

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同志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2017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

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2022年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和十九大报告相比,二十大报告对台湾问题的论述,有哪些新发展。
4 . 长安·巴黎

8世纪的长安复原图是基于刻在一块石碑上绘制的城市平面图,由某位叫吕大防的人在1080年所刻,很多碎片1934年在西安发现。长安城的布局可以被看作是在一个精确的度量系统网络中的精准安排。在具有感染力地展示皇权和堂皇气派时,为官吏、居民、僧侣、商人等的各种活动提供空间。城市东部与西部呈现着不同景象,南部区域留空,作为农田、园林、公园以及娱乐场。东市坐落在特别是来自东面的交通主干线旁的位置,发展成为财政、商贸和娱乐区的城市中心,整座城市不仅是当时中国最具文化的城市,也肯定是当时整个世界上最具文化的城市。

——[德]阿尔弗雷德·申茨《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

(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唐都长安城布局的特点并对此进行分析。

巴黎建都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法国,也是西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对巴黎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2024-02-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对如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历史事件结果
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被匈奴扣留10余年,联合大月氏计划没能实现
前127年河套战役匈奴南进,汉派卫青击匈奴、收复河南地(河套地区)
前121年河西战役汉派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回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
前119年漠北战役匈奴南进,汉大破匈奴,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长安,促进了相互了解和往来
①汉与匈奴作战主要是为开通丝绸之路
②汉朝在稳固边疆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
③管理河西四郡的中央机构是西域都护
④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洋务学堂简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时间数量(所)地点
外语学校1862—18643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1874—18949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1867—189616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①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
②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③洋务学堂都分布在沿海的通商口岸
④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历史上的杭州

材料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1936年首次发现,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城概况
古城距今5300—4300年,由宫城、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有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考古遗迹;外城约630万平方米。

墓葬玉器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水利工程
古城外围延绵20余千米的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材料二   杭州见于记载始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称钱唐。秦汉六朝八百年间它只是普通小县。隋完成统一后,改置州于余杭(杭州之名始此,即得名于州治余杭),就浦西凤凰山麓之地,肇建新城。至此,杭州具有了“水居江海之会、陆介两浙之间”适宜于都市发展的优势。后经历任良吏修筑海塘、屯田筑堤、开筑六井、治理西湖等,杭州得以持续发展。唐昭宗时,杭州“东眄(望、看)巨浸,辏闽粤之舟橹,北倚郭邑,通商旅之宝货”。唐末五代干戈扰攘,在吴越钱氏经营下,两浙并为一个政区,晏然无事者垂九十年;北宋时有“东南第一州”之誉。高宗定都临安,杭州更进一步而成为南宋全国第一州。

材料三   杭州是明代四大图书聚散地之一。图书市场上除了本地刻书外,还有私人藏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刻书的书坊众多,注重刻印质量。图书内容包括:四书五经及其注释或解读;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俗文化”,如《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隋唐演义》等;八股文范本的选编,甚至“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经商指南类图书,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士商要览》(亦题作“天下水陆程图”)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良渚古城遗址的特点,简述良渚古城考古发现的意义。
(2)阅读材料二,分析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州”的重要因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说明明代杭州出版业反映出的社会状况。
2024-01-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1918-1926年工人罢工次数”图表,对图表中数据变化节点解读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推动罢工运动的展开
③国民党的残酷镇压导致了革命的低潮
④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工人运动高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1-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下列四幅古代世界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希腊人通过多次对外战争形成“希腊化世界”
②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间有商业贸易往来
③2世纪初罗马帝国组织编订《罗马民法大全》
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10 .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由于对此理解的视角不同,当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下列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些现象是资本原始积累时的衍生物B.批判者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
C.辩护人认为自由竞争能增进社会财富D.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人思考的宝贵遗产
2023-11-13更新 | 519次组卷 | 13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