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国君主多用“武”谥(谥号),有学者认为这不仅是对开国君主生平事迹相对客观的反映,也是继位者对开国君主“武功”的溢美。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武”谥的使用(     
A.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反映出儒学文治功用的削弱
C.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D.体现了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2 . 民族交融

材料: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始终是双向进行的。这种双向的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对各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被汉族文明吸引后,便会加速其由质而文的历程;而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也有利于汉民族摆脱上层社会纤弱庸俗的颓废风气,转而呼唤粗犷和刚健的气质,开始了由文返质的变化。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正是在这种似相反实相成的变化过程中,逐渐缩小了彼此之间的差别,加速了各民族的文明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张采民《民族融合与隋唐之际诗风的嬗变》


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024-01-2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魏晋时期北方出现了大量的坞堡,有军事防御功能,也可以组织生产,坞主有的是当地豪强,有的是勇猛之士,大量的流民依附坞堡。这一时期北方出现大量坞堡的原因有(     
①北方政局动荡                                      ②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③三长制的推行                                      ④士族专权局面的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殷墟卜辞表明,商王无论事大事小皆决于占卜,对无数祖先神、各种天神地祇的迷信笼罩着商代社会,也笼罩着商人的政治生活。这说明商代(     
A.王权具有神秘的色彩B.崇信“敬天保民”思想
C.注重以礼乐教化民众D.已形成强大的专制王权
2024-01-2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巧克力的历史

材料: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的种植和食用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历史悠久,阿兹特克帝国时期巧克力是皇室贵族等精英阶层能够享用的饮品。1544年,多米尼加的修道士带着玛雅贵族代表团谒见西班牙王子,在他们的礼品清单中有几罐碾碎的巧克力。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宫廷接纳了巧克力,巧克力饮品逐渐在欧洲中上层社会流行起来。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下,可可豆生产由墨西哥的野生树林转移到大面积的种植园。可可树在委内瑞拉、中美洲栽种,然后移植到菲律宾、印尼、巴西,最后移植到非洲。

17世纪欧洲巧克力的制作技术与中美洲被殖民前使用的技术无明显差异。1776年多雷在法国发明了用于研磨巧克力和制作巧克力糊的水力驱动机,1828年荷兰的化学家梵·豪登发明了去脂、碱化的加工方法,推动了廉价粉状和固体巧克力的生产。20世纪初,美国人米尔顿·好时将生产机器和传送带无缝对接,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固体巧克力逐渐成为普通阶层可以享用的食物。

——摘编自索菲·D·科等著《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

阅读材料,概括巧克力发展史上的重要变化,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6 . 中共一大召开日期考证

材料一: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使学者们开始重新研究中共党史的一些重大问题。1978年,学者邵维正在参与编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的过程中,发现中共一大在召开日期、出席人数等方面,竟然存在25种不同的说法。在海外的中共党史论著中对此也早有议论,有的反动分子还以此攻击中国共产党。邵维正在日记里写道:“理论战线上的同志,特别是党史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弄清党的历史事实,把真相告诉人民大众,回应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攻击。”

材料二:邵维正对日期的考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代表行踪入手证明一大不是7月1日召开的。通过查阅日记原件、当时报刊杂志等大量史料,并多次探访在世的北京代表刘仁静,一大代表的行踪大体得到确认:1921年7月1日在上海的一大代表只有5人,不足半数;所有代表到齐的时间为7月20日之后。

第二个阶段:综合分析,初步锁定一大召开的日期。他获得了一份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移交过来的档案,该档案原件存于共产国际,据文件内容可以确定三点:开会时间接近“23日”或“24日”;在上海的会期为8天;由于“侦探闯会”,后来会址转移。

第三个阶段:连环印证,最终确定一大召开的日期。一大曾因受到法国巡捕的侵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邵维正从1921年8月2日的《上海生活报》上找到了相关报道,据此,他断定法国巡捕侵扰的时间是7月30日,这与共产国际所保存的档案文件记载的时间不谋而合。此外,一些代表曾回忆,巡捕走的第二天凌晨,与会代表陈公博所住的大东旅馆发生了一起谋杀案。邵维正也找到了1921年《申报》的相关报道,显示谋杀案时间为7月31日,进一步证明了法国巡捕侵扰的时间是7月30日。以上虽然是几个间接证据,但这些证据足以判断一大在上海最后的会期为7月30日。再向前推移8天,一大开幕是7月23日。

至此,一大召开日期的考证完满结束。

——以上摘编自李步前《邵维正对中共一大的历史考证》

(1)根据材料一,概述邵维正考证中共一大召开日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邵维正考证过程使用的史料类型及辨析考证的方法。
2024-01-27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人物评价

材料:左宗棠大事简表(节选)

1853年,襄办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随后建成楚军(湘军分支)。首战大败太平军。

1862年,补授浙江巡抚。战争之余,着手浙江建设,整顿吏治。

1866年,太平军残部全部覆亡。赏双眼花翎。创办福州船政局。调任陕甘总督。组织楚军,前往平定捻军(北方反清农民武装)。

1871年,在西北发动军民大规模栽种柳树、杨树、榆树,随后10多年里共栽种一千万株以上。

1875年,上“万言书”,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新疆军务,负责解决收复新疆全境事宜。

1876年,收复乌鲁木齐。

1877年,计划筹建甘肃织呢总局。首次向清廷奏请将新疆改设行省。

1880年,亲自率军出征,决心武力收复伊犁。后伊犁收回,新疆全境至此收复。筹建的甘肃织呢总局正式开工生产,这是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1884年,法国入侵,大西南与海防全线告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创办恪靖定边军。11月,新疆建省。

1885年,恪靖定边军与冯子材部大败法国于镇南关、谅山,取得中法战争镇南关—谅山大捷。奏请清政府设“海防全政大臣”,移福建巡抚驻台湾,台湾改设行省。9月5日凌晨,病逝于福州。

——据杨东梁《左宗棠评传》编写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左宗棠。要求:史事归纳合理,评价客观公正;证据运用恰当,表述顺畅规范。
2024-01-2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说文解字》

东汉初年许慎所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著作,书中保存的大量古字古义,可为研究古代典籍文献、探讨文字起源流变提供宝贵的证据,清代的《康熙字典》、现代的《汉语大字典》的编写都深受其影响。

材料一:《说文解字》的编撰以小篆为基础,同时参考其它古文字,博采众家之说,力争各种解释都“信而有证”。编撰时还“分别部居”,即按部首排列的方式将文字做了归类。许慎认为文字是理解经义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全赖文字。

——据许慎《说文解字·叙》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许慎《说文解字》的编撰特点。

材料二:“自康雍以来,皇帝都提倡宋学——程朱学派,但民间——以江浙为中心,‘反宋学’的气势日盛,标出‘汉学’名目与之抵抗。”“乾隆嘉庆两朝,汉学思想正达于最高潮”。“汉学”崇尚考据,反对“宋学”空谈义理,戴震是汉学派的代表人物,对《说文解字》很有研究,并将其研究“传授他弟子段茂堂(段玉裁,其代表作是《说文解字注》)。自是《说文》学风起水涌,占了清学界最主要的位置”。

——据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整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乾嘉时期“《说文》学风起水涌”的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说文解字》的历史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1955年中东和东南亚成立了两个军事条约性质的组织,一个是由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英国和伊朗组成的巴格达条约组织,美国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另一个是由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等组成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美国此举(     
A.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B.维护了中东和东南亚的稳定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D.推动了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2024-01-27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大革命以前的法国度量衡非常混乱,“脚”是常见的长度单位,巴黎的古尺被称为“国王的脚”,大革命期间法国依据“自然理性”,以“米制”统一了长度单位(一米即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有人形象地比喻为“共和国的尺寸推翻了国王的脚。”“米制”的确立体现了法国(     
①共和之路的顺利                                   ②启蒙思想的价值追求
③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电气时代”的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27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