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吴于廑整体世界史观的理论基点,是认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尽管吴先生未做明确论述,但仍能从其诸多行文中感受到整体世界史观富含的内在逻辑。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整体世界”涵义非常明确,即人类各阶段社群的活动范围和认知范围整体化;它是开放的,即每代人都有自己所认知的“世界”。其二、各个阶段的“世界”都呈整体化趋向,历史是“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逐步成为全世界历史的。其三、整体内部是不平衡的、呈现差异的,有中心和边缘之别;整体各部分间的联系,也有疏密和强度差异,即使20世纪的整体化世界。内部格局也不断演变……

——刘景华:吴于廑先生的整体世界史观述评

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20世纪下半叶(二战后)的“整体化世界”与“内部格局不断演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结构完整、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却日益尖锐,引发了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斗争给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现象(     
A.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B.推动了思想理论创新
C.加剧了社会结构的日益分裂D.催生了巴黎公社革命
3 . 以下是历史上中国北方水稻种植分布情况:
时期水稻种植情况
新石器时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商周时期水稻种植向北方推移;
汉唐时期北方地区水稻种植大大扩大;
宋代北方水稻种植开始萎缩,分布由成线到点状分布;
明清时期虽然水稻种植北界推移到44°N,但北方水稻种植状况并不理想;
近代以来随着耐旱水稻品种的培育,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扩展。
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水稻种植分布的变迁(     
A.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有关B.受自然和社会发展双重因素影响
C.取决于政治中心的不断东移D.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资源的制约
2024-04-0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天津铁厂是天津市的飞地,其代号为6985工程,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境内。196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太行山深处投资4亿元建立,属“小三线”工厂,并且带保密性质。该厂的建立体现了新中国(       
A.过渡时期的方针政策B.全面建设时期的成果
C.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D.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2024-03-30更新 | 33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西汉时期有许多名臣佳话传世,如:董仲舒为了学业有成而“三年不窥园”;霍去病立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班超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而“投笔从戎”。这反映的时代风貌是(     
A.内敛含蓄B.开放包容C.锐意进取D.谦恭谨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77年12月,邓小平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时指出:“苏联的全球战略部署还没有准备好。美国在东南亚失败后,全球战略目前是防守的,打世界大战也没有准备好。所以,可以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这一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敢于同错误思潮进行斗争的政治品质
C.善于在历史关键节点发现战略机遇D.积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024-02-23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从1915年反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抵制运动,到1919.年抗议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处理结果的五四运动,再到1925年抗议日本工厂枪杀顾正红的五卅运动,这三次事件的“危机程度”一次比一次减弱,而群众运动的规模却一次比一次增大。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发展B.革命政党势力的不断推动
C.民族国家意识日益强化D.北洋军阀的统治日益腐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世纪晚期,西欧封建领主为满足新的商品消费需要,将劳役地租改为固定的货币地租,庄园内的自营地几乎全部出租,使农奴也变成了有人身自由的佃农。据此可知,当时西欧农村社会(     
A.庄园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B.封建主的经济地位增强
C.富裕农民上升为统治阶级D.封建生产关系逐渐瓦解
2023-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世纪,欧洲一些学者认为,《圣经》的很多事迹都是神话故事,理解基督教的教义,不能只看重神话故事,更应该懂得它要传递的思想;还有人认为,明白基督教的含义,需要十分了解基督教的历史背景;有些神学家认为基督教的教义是全欧洲人的共同产物;还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表明欧洲社会(     
A.宗教改革后新教影响巨大B.理性思想和批判精神盛行
C.世俗势力与神权激烈斗争D.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色彩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3)。



1886- -2002 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