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蛮族大入侵之后,西罗马帝国崩溃了,它的一切艺术、思想、道德和制度也都随之瓦解,只有基督教会没有遭受到厄难,它用神圣的基督信仰制服了桀骜不驯的北方蛮族。”这体现出,基督教(       
A.具有教化功能B.凌驾于国王之上
C.奠定西欧文化D.文明具有多样性
2023-11-10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考古研究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偶见的刀等,与西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中的同类器物关系密切,尤其是遗址中的环首刀类器物,更具浓郁的西北早期青铜文化圈风格。遗址中所发现的青铜戚(斧),也有学者认为或是直接受到了哈密天山北路文化中銎斧的影响而产生。据此推知,中华早期文明(     
A.多元一体格局形成B.区域间存在一定交流
C.地域文化差异明显D.审美观念趋向于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仇外”“排夷”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     
A.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B.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D.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
4 . 唐太宗从高昌获取了马奶葡萄的种植和酿酒技术,使中原出现了葡萄美酒;高丽人王毛仲把养马技术发展到极致,使开元、天宝年间的唐朝官马达75万匹的规模;龟兹锦、朝霞锦、桂管布这些周边纺织技术的引入,使中原纺织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A.民族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B.中原王朝工商业落后
C.唐朝民族政策凸显务实性D.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5 . 土地革命开始时,各根据地实行“土地公有(苏维埃政府所有)、农民使用”的原则,禁止土地买卖。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的原则,“不禁止土地买卖和在苏维埃法律内的租佃制度。”这一调整(     
A.推动革命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C.有利于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2023-10-17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A.设宣政院B.废除丞相C.八股取士D.设军机处
2023-10-09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7年3月,经湘、鄂、赣、粤、豫等省农民代表联席会议选举,中共党员毛泽东、彭湃、方志敏和国民党左派邓演达等人组成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同年4月,农民协会的组织遍及广东、湖南、江西等17个省区。以上现象(     
A.促成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战争B.提升了农民阶级的革命觉悟
C.满足了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D.说明土地革命路线得到认可
2023-10-09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9年5月以后,《新青年》杂志从“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转向底层阶级视像的营造”,杂志话语体系也从注重思想文化的渐进式改造转向重构社会秩序的激烈式革命。这一转变(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B.促进了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C.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D.改变了中国救亡图存方向
2023-10-09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1929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1930—1931年先后公布了其他各种考试法规,1933年和1935年,几乎所有法规都进行过两次大幅度的修订。抗战爆发以后,公布非常时期特种考试法,以满足战时需要。这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是(       
A.因时而变B.内容齐全C.平等开放D.种类繁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 052 860,口达60545 812,每户平均3. 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

——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材料二: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