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根据《广东通志》卷三十八《名宦志》所载,两汉时任职岭南的地方官员中有传记的约有40人,而有儒言儒行的有30人。其中明确记载为博士弟子、学于太学和“通经”的有6人,举茂才和辟召2人,举孝廉13人。这(     
A.表明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B.说明朝廷推行因俗而治政策
C.反映了岭南本土士大夫崛起D.体现了地方治理儒家化趋势
2 . 上林苑是西汉最重要的皇家苑囿,扬雄《羽猎赋》中写到:“宫馆台榭,池沼苑囿,林麓薮泽,财用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不夺百姓膏腴榖土桑柘之地。”晋《三辅故事》中记载:“武帝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后昭帝小,不能复征讨,于池中养鱼以给诸陵祠,余付长安市,鱼乃贱。”这反映出,西汉(     
A.皇家苑囿具有经济功能B.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地主田庄经济发展迅速D.苑囿中农业的专业化特征
2024-04-08更新 | 29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祝融”是目前文献中所见最早被若干族群共同认可的祖先。春秋金文、战国竹简中存在不少有关追认“祝融”为祖的记载,《国语·郑语》出现“祝融八姓”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局部共祖现象普遍出现。这可用于说明(     
A.炎黄共祖之说被最新考古成果否定B.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民族间交流融合
C.血缘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D.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
4 . 古代世界许多区域文明早期都有传世的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它们记录了许多人们口耳相传的诗歌、传说,成为研究该地区早期文化的重要史料。这些“史诗”(       
A.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B.是历史记载的最初形式
C.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D.弥补了文字记载的缺失
2023-07-16更新 | 8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礼仪制度是华夏文明的特征之一。在上古时期,封国之间公、侯、伯、子、男;贵族之间公、卿、大夫、士等的社会资源配备,包括宫室、车旗、舆服、器用之类都按照所谓的“命”来安排。《天子建州》记载,周王室派周公阅到鲁国使聘,鲁国招待之物中熬稻、熬黍象征着文治,虎形盐巴则意味着武功……每当新的统治集团夺取政权之后,便着手礼乐制度建设,历代都有所谓“议礼”,即通过礼制大讨论,制定符合本朝的礼乐大典……儒家被尊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后,其“尊尊亲亲”的根本特点也转化为中国传统社会的运作法则。唐代的刑书有律、令、格、式四种,其中的“令”就是“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的行用范围不限于中国本土,当礼仪制度在中国本土出现缺失时,“礼失而求诸野”,在东亚文化圈的其他地区还可见到中国传统古礼的遗踪,比如朝鲜半岛、日本部分地区还保留有冠礼,东南亚部分地区还保留藉田礼,等等。

——摘编自柳诒辉《中国礼俗史发凡》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特点的成因。
2023-05-16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马端临的《文就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A.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
B.唐代进士科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
C.汉察举制令地方宫举孝廉,束缚了士人的品德砥砺
D.明清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2019-09-16更新 | 3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
A.涉及了夏商主要的经济活动
B.揭示资源争夺关联王朝兴替
C.意在宣扬儒家仁德治国理念
D.可做商朝生态保护的确凿论据
2018-11-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宋代文献中关于指南针的记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实证
文献作者记载内容
《萍州可谈》朱彧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诸蕃志》赵汝适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梦粱录》吴自牧风雨冥晦时,惟凭指南针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益一舟人命所系也

A.宋代人们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
B.宋代统治者重视扩展海外贸易
C.宋朝时商品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
D.宋朝时科技的应用有了新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