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
背景影像艺术发展
19世纪末摄影、缩短曝光技术发明1895年电影诞生
影像与声音技术结合有声电影产生
电信号传输图像技术1926年电视诞生
A.科技推动影视业兴起B.电影艺术丰富了人类生活
C.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D.影视发展推动了世界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下面表格信息可知,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美国
1870年所有参加过叛乱的南部各州(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都已先后履行过宪法手续,重新回到联邦中来
1872年联邦政府赦免南部的叛逆领袖,恢复了他们的政治权利;之后撤销军事管制,宣传白人优越论、迫害黑人和进步人士的“三K党”得到发展
1890年密西西比州宪法规定,选民必须交纳人头税和接受文化测验,宪法还对选举的资格做了明确限定

A.国内市场得到统一B.允许黑人奴隶制存在
C.南部经济发展迅速D.代议制的局限性明显
3 . 中国近代若干工矿企业雇佣工人人数排名统计表如下:
企业名称记载工人人数的年份工人人数
开平煤矿18893000
汉阳铁厂18913000
湖北织布局18932000~3000
天津机器局1884约2000
福州船政局18742000
………………
继昌隆缫丝厂1873600~700
上海坤记丝厂1884500
上海正和丝厂1894400

表格表明,晚清时期
A.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增强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C.工人阶级分布相对集中D.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改变
2022-03-28更新 | 331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与时俱进的教材改革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教材改革历经曲折发展。

时间内容备注
19491956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成分,借助苏联经验,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除旧布新,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19571965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缩短学制、精简课程。1960年,人教社按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各地开始自编教材。文化教育曲折中前进。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19661976没有统一的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科书,各地自编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红色教材,服务于阶级斗争。
19771985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恢复与调整,吸收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清除了十年动乱时期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具有过渡性。
198619991992年,允许一些地区和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为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1996年,人教社编写和修订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99年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重建与创新,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因地制宜,“一纲多本”,编审分离;教材市场化。
1999年~至今“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整、讨论的建议”,增加“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探索与深化,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个性发展”;教材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实践性、时代性、现代性、综合性。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材料,围绕教材改革变化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任何一时段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5 . 据下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汉明帝)遣使至大月氏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
近代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等曾在罗布泊至敦煌古道上,发现公元1世纪的粟特文佛经。
据季羡林考证,汉地最早的佛经皆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经过中亚古代语言,特别是吐火罗语的媒介。
A.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B.汉代没有与印度建立直接联系
C.欧亚商贸和文化交流较为频繁D.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下表可知,这些古代非洲国家(     
国家现象
阿克苏姆阿杜利斯港是东非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货物的集散地
马里国王曼萨·穆萨亲自带领庞大商队、携带大量黄金前往麦加
摩加迪沙所产布匹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A.政治环境宽松B.对外贸易发达C.文化交流频繁D.封建制度先进
2024-02-21更新 | 7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为部分学者搜集的有关新疆“坎儿井”的资料。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资料来源相关内容
文献比对“坎儿井”在维吾尔语和古波斯语中的读音和拼写方式完全相同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人曾求助“秦人”传授“穿井”之法,修建地下暗渠
实地调查迄今已知最早的“坎儿井”发现于西亚(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帝国境内)
吐鲁番等地“坎儿井”在修筑技术上与西汉关中地区广泛使用的井渠法除引用水源类型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
A.大宛成为西汉与罗马贸易的中介B.中国的凿井技术引进自西亚
C.古波斯文化因亚述人入侵而中断D.丝绸之路沿线存在技术交流
8 . 据学者考证,国内《毛泽东选集》流传最早、最广的版本是1944年在晋察冀根据地由晋察冀日报社编辑的五卷本选集,下表为各卷主题及主要收录著作。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第一卷国家与革命《新民主主义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第二卷统一战线《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
第三卷战争与军事《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四卷财政经济《财政问题与经济问题》《论合作社》《组织起来》
第五卷党的建设《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B.首部《毛泽东选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文章
C.此时出版《毛选》旨在提高解放区军民理论水平
D.《毛选》发行有助于巩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024-02-0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为抗战时期的前后不同时期内国民政府设立的省会市及其人口数量情况统计表。此表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     

人口规模

抗战前设的省会市

抗战时期和抗战后设的省会市

100万一200万

广州、天津

50万一100万

杭州、沈阳

20万一50万

成都、长沙、济南、武昌

福州、开封、南昌、镇江、保定

10万一20万

昆明、吉林

安庆、西安、贵阳、兰州、西宁、张家口、太原

5万一10万

齐齐哈尔、归绥

银川、迪化、桂林

A.行政区划调整混乱B.城市化进程加速
C.边疆危机不断加深D.东西部差距缩小
2024-03-22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是关于蒙古西征的三个观点。据此,我们可得到的启示是(     
观点一蒙古在西征过程中不断攻城略地,对当时的亚欧大陆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观点二西征过程中,大量的汉人工匠被带到了中亚、西亚和东欧。与此同时,蒙古人也将大量的西方工匠俘虏到了蒙古草原和中原
观点三蒙古将中国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传播到了阿拉伯,后来这些发明又从阿拉伯传播到了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转型
①应辩证地看待蒙古西征       ②军事扩张阻滞文明进步
③蒙古西征促进欧亚文化交流       ④蒙古西征旨在传播进步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