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淳祐元年(1241年),理宗亲撰《道统十三赞》,“就赐国子监,宣示诸生”,正式肯定从二程到朱熹是孔孟以来道统的真正继承人,使程朱理学成为继孔孟以来的正统思想和钦定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在宋学中取得了独尊地位以后,理学家及其信徒在政治上把持了仕途要津,他们因循守旧,反对任何革新,“以致万事不理,丧身亡国”。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取得了垄断地位,朱熹所撰之《四书集注》逐渐成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不允许士人“务自立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一小部分欧洲人开启了与万历朝士人的对话,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不是明人信仰发生变化的唯一原因。信仰的动摇来自文化内部的压力:万历、天启年间庙堂之上的道德败坏、急速的商业化、社会等级的松动、边疆的军事危机、环境恶化。在这些条件下,一些人开始对过去确信不疑的东西产生动摇,并努力寻找理解世界的新途径,而这些往往是处江湖之远的思考。李贽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摘编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学术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学术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思想史上,理欲观始终在不断发展变化。先秦孟子提倡寡欲,用道义来限制人们的私欲;北宋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至南宋,政权的偏安一隅,朝廷的穷奢极欲,地方官吏贪贿日盛,社会纲常日渐败坏,使得朱熹推出了一套新的理欲观。其中,朱熹认为“理”是道德本体与原则,而君臣、父子、夫妇则是千古不灭的伦理。朱熹肯定了人之合理的欲望,认为人性本善,但因受利所蒙蔽,违反恻隐之心,以致违背天理,而过度的欲望使是人心之病害,是需要去除的,以恢复本然的合理的状态。

——摘编自马毓璘《试析朱熹的理欲观》

材料二李贽曾说:“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他所说的“私”是指百姓的自然之欲,并将这种自然之欲等同天理良知,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这种物欲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是人人皆俱的自然属性,正求“富贵利达”是人的普遍本性。私欲正体现了人的真性情,人们追求私利的无限热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满足私欲才能顺应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潭兵《两种理欲观的时峙—王夫之批判李资的根源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欲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理欲观与朱熹理欲观的不同,并谈谈你对李贽理欲观的认识。
3 . 【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攻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材料三     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指出材料二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做了哪些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8年5月,豫皖苏边广大地区沧陷。中国共产党驻武汉代表团负责人指示河南省委“应将领导重心移向豫东(敌后)”。毛泽东也致电;要“尽快组织部队,先行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中共此举的背景是
A.敌后抗日力量的壮大B.人民抗战热情的高涨
C.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D.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夏,毛泽东专门召开有关国家资本主义的座谈会。在讲话中,他指出,资产阶级不走国家资本主义,没有路走,大势所趋;我们不走国家资本主义,也没有别的路,因为需要它。“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摘编自余源培《“国家资本主义”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它的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是资本主义的,我们要坚决加以抵制;而“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则“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不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

     ——摘编自段晓萍《论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3年有关国家资本主义座谈会召开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并说明其在实践运用中的体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

材料二 下表是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任职情况

代表奕䜣(满)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左宗棠
职务领班总理
衙门大臣
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
北洋通商大臣
两江总督
南洋大臣
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
闽浙总督
陕甘总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曾国藩提出该奏折的背景,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的特点,并分析指出这些特点有何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在广东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其课程涵盖了农民运动之理论、广州农民运动史、农民协会之组织法及农民、工人与国民党之关系等方面。这一举措的历史背景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雾月政变爆发的当天晚上,拿破仑便下令起草民法典。法典草案在一年之后完成,拿破仑命人将其送往枢密院和各个法院,这些政府部门为了审核、修改草案,总共召开了102次讨论会,其中有97次是由拿破仑亲自主持参与的。经过三年半的修改、讨论,18043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以《法国民法典》的名称正式颁布施行。

——360百科法国民法典

材料二   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这对重建稳定的法国社会很有帮助。《民法典》规定所有男性在政治和法律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要建立以美德为基础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在教育、就业方面的资格以天赋和能力而不是出身或社会地位为根据。法典还保护私有财产。《民法典》采用了国民公会上很多温和派的政治主张,但废除了许多激进派统治时期国民议会通过的方案。《民法典》恢复了家长权威,譬如规定女生和儿童要对家庭中的男性唯命是从。法国的《民法典》成为魁北克省、加拿大、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路易斯安那州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法典范。

——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通史》(第三版)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民法典》颁布的背景及其制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民法典》的历史影响。
2021-05-18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2020-11-21更新 | 157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关于《诗经》中《硕鼠》的创作背景,王符在其《潜夫论·班禄》中这样说道:“履亩税而《硕鼠》作。”桓宽在其《盐铁论·取下》也持同样的观点:“周之末涂,德惠塞而嗜欲众,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怠于公事。是以有履亩之税,《硕鼠》之诗作也。”材料中的“履亩税”出现的根源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诸侯国君生活奢侈
C.周王室衰微
D.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2017-08-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