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61年,毛泽东在杭州会见法国参议员密特朗,密特朗说:“法国离中国很远,那并不重要,但有一堵墙把两国隔开了。”毛泽东听后回答道:“墙并不高,有各种各样的墙,人民终究是要把墙拆除的。”此后中法建交工作正式提上日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法关系的发展(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B.体现了外交方针的务实性
C.打破了当时中国外交孤立局面D.执行了“另起炉灶”的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欧)中世纪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这反映了此时西欧(       
A.农奴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B.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D.农奴不再依附于农奴主
2023-11-06更新 | 272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A.门第观念日渐淡化B.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D.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2023-11-03更新 | 179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秦汉时期,我国对外往来对象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的直接往来。而唐朝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据此可知,唐朝时期我国(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扩大了对外交往范围
C.对外贸易占据优势D.与世界各地友好交往
5 . 20世纪70年代,非洲有25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拉美有13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截至1979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20个。这说明当时中国(     
A.大力扶持新兴国家B.反霸斗争取得胜利
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国际环境大为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有。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D.巩固隋朝的统治
2023-11-01更新 | 103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新石器时代的花瓣纹彩陶的流行范围,已经涵盖了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各地区的花瓣纹彩陶又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色,整个文化区就像一朵由花心和多重花瓣组成的史前中国之花。这说明早期中国(       
A.“花心”文化向“花瓣”扩展B.文化呈一体多元发展并相互交流
C.中原文化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地位D.文明时代始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
2023-11-01更新 | 314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商贸往来通道涉及疆土内外,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征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路等;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道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地区和域外各国开展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延续古今的盐业专卖政策,大运河漕运等长途贩运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

——摘编自王如芹《中国商路》

材料二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摘编自【美】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商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隋唐科举制不问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不论家庭出身和品级等第,只要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就能跻身官僚阶层。这样的选官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士庶天隔”的九品中正制有天壤之别。据此可知,科举制(     
A.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B.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C.消除了社会阶层的同化D.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2023-10-27更新 | 290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23-10-24更新 | 614次组卷 | 210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