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66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北方的边郡在区划形状上都呈现南北狭长、东西向窄的特点。这主要是基于(     
A.山川形变的制约B.人口分布的密度
C.前代制度的沿袭D.军事攻防的需要
2 .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国际视野、世界使命和大党担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我们的党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就提出了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后来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命令红军改编为抗日的国民革命军开赴前线作战,命令自己的党员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这些爱国主义的行动,都是正当的,都正是国际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二   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相处的国家,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5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际主义”的内涵进行解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观呈现差异的原因。
2024-05-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题(A)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的茶文化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其中“建溪官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早在汉代就有“建溪芽”之名。到了宋代,北苑贡茶更是闻名于世,成为中国御贡时间最长的茶之一。北苑茶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国龙启元年(933年),建州茶人张三公(张廷辉)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山献给闽国,自此一直到1391年,当地便一直作为御茶园。北宋福建文人黄庭坚在《满庭芳》中赞道:“北苑贡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南宋时期,曾入闽任茶官的陆游也写诗称:“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

——摘编自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福建省监察委员会《古人眼里的福建茶:廉美和敬人间清欢》等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茶叶品种、种植、制作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基本上一无所知,1833年,英国议会终止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183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属印度政府组建的茶叶委员会领导了窃取中国茶叶品种、技术及建立阿萨姆茶叶试验场的工作。1838年,东印度公司将阿萨姆地区所谓的“荒地”全部收为己有,1839年,伦敦有4家公司,(印度)加尔各答也有1家公司向东印度公司申请收购阿萨姆茶园并垄断经营,但东印度公司以“鼓励和支持所有受人尊敬的资本家”、“防止垄断,保护当地的利益”等理由予以拒绝。当时有一家伦敦媒体对此报道说,一家联合股份公司在本市成立……他们计划首先与印度最高政府达成条约,购买东印度公司在阿萨姆的种植园,然后进行茶树种植生产,并将茶叶运入英国。

——据罗龙新《帝国茶园:茶的印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福建建溪(北苑)茶园和近代印度阿萨姆茶园种茶业发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宋代福建建溪(北苑)和近代印度阿萨姆种茶业发展的影响。
2024-05-3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题(A)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4月,其后经过五次修改。1790年出版了第六版,在这版中亚当·斯密对早期版本的内容进行了一些重大修改。他加入了初版中所没有的“论由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所引起的道德情操的败坏”这一章,并且将其放在阐述同情共感基本原理的第一卷。他还新撰写了“论德性的品质”作为全新的第六卷,在其中亚当·斯密这样写道:“为了获得这种令人羡慕的境遇,追求财产的人们时常放弃通往美德的道路,不幸的是,通往美德的道路和通往财产的道路二者的方向有时截然相反。”亚当·斯密从“对富人和成功者的钦佩的倾向”中寻求道德情感腐败的原因,致力于从社会精英阶层的道德建设中寻求抑制商业社会道德情感腐败的出路。学术界公认,这是第六版的最大特色。

在《道德情操论》初版中,亚当·斯密对自然自由体系抱有强烈信念,他认为个体私利的、自然分工合作的自由经济活动会自然有利全社会的发展;而晚年亚当·斯密则对此心存疑虑。在隔了30余年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财富观以及对财富所具有的积极社会功能的正面评价。——据罗卫东《亚当·斯密晚年对自由放任思想的反思

——基于〈道德情操论〉版本的考察》等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第六版与第一版相比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解释。
(2)要解决英国当时面临的这些问题,你认为晚年亚当·斯密的“出路”能否走得通?说明你的理由。
5 . 如表为战国后期《吕氏春秋》的言论观点。由此可知,《吕氏春秋》(     
篇章观点
《有始览》乱莫大于无天子
《孟秋纪》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
《仲春纪》兼容华夷,“殊俗异习皆服之”
A.主张和平解决诸侯国间纠纷B.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
C.强调尊重华夷间的文化差异D.提出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诉求
6 . 黄河含沙量高达40%以上,黄河泛滥之患与河沙肥沃之福相伴,由国家组织修建或维护大规模的防洪系统和小规模、家庭拥有的灌溉系统的结合,塑造了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据此可知,古代中国(     
A.政治经济结构有其合理性B.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C.自然环境决定了制度选择D.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2024-05-15更新 | 358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题(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儿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2024-05-09更新 | 133次组卷 | 74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德国学术界域外区域研究机构一览表。这些机构的成立主要是基于(     

1887年

东方语言学院在柏林大学成立

1891年

“德国殖民委员会”成立

1898年

德国农业、贸易和工商业殖民学校建立

1900年

汉堡“航海病和热带病研究所”成立
A.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文化发展B.海外殖民地重要性的不断增长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冻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3-24高三下·辽宁锦州·阶段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所谓“道”的划分,道之下是州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唐太宗贞观初年,把全国分为十道,这时道只是一种监察巡视的区域,巡视道的官员都属临时派遣的性质,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常设的“采访处置史”管理,后来地方官吏的权利日益增大,节度使往往兼领道的长官,掌握军政大权,道也成为军事割据区或行政区,于是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在各级地方官的设置上,宋朝基本上是针对节度使的权力开刀的。宋统一后,起初是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在路之下,宋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州、县两级,与州平级并存的还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增设“监司”、“通判”等职,有力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但也造成宋朝冗官多的弊病。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主编《中国历史·宋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
2024-05-06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