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偶有反复,但没有改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滴变趋势。演变趋势指
A.察举制度不断削弱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主义不断强化D.民主法治不断健全
2 . 有学者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一体化进程不断的深入,华夏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同一性表现得愈加明显。春秋时期,华夏诸部同一的华夏民族自我意识和国家意识日益鲜明。这说明春秋时期
A.民族交融的趋势日趋明显B.家国一体的观念不复存在
C.民族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化D.蕴含着政治统一的文化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丁.路德主张“我们凡为基督徒的都是祭司,都是君王”,“在普通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以及属灵和属世之间,确无差别”。马丁·路德这一思想
A.反映了基督教世俗化的趋势B.削弱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D.扩大了天主教会的影响
4 . 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
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022-03-16更新 | 1758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二下·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大约20世纪80年代,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表现为
A.服务人员迁移B.体力人员迁移C.难民迁移D.“知识精英”迁移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部分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既是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间矛盾的产物,又是中国积极回应世界文明潮流的结果。它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据此,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地主阶级危机下的自救D.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8 . 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B.西学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C.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速D.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进步
2021-04-22更新 | 1529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而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

——《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   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不论搞什么主义,只要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去做,去努力,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的希望。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海国图志》的写作目的。和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于西方“长处”的认识有何区别?
(2)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什么?它们在救治中国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和材料三相比,材料四在救国道路的探索上有什么新的主张?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前期思想领域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10 . 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当突出的地位,如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了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据此可知
A.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增强B.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C.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D.佛教逐渐儒家化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