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阿拉伯帝国规定,非穆斯林只要接受伊斯兰教的统治,缴纳特别的赋税,不在穆斯林中传教,他们的宗教团体就可以在阿拉伯帝国生活。在阿拉伯帝国的很多地方,非穆斯林的人数甚至比穆斯林还要多。这一举措(     
A.有利于帝国社会秩序的稳定B.改变了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
C.提高了非穆斯林的社会地位D.旨在扩大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01年,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创立国际移民对话机制,秉持“开放和自由原则”,“向所有移民利益相关者开放”,让他们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分享特定移民问题领域的政策方针和有效做法”。该机制(     
A.有利于国际移民问题的协调合作B.促进了移民社会文化认同
C.促使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D.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2023-09-15更新 | 2735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00年1月7日,法国凡尔赛宫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世纪之交舞会,名为“中国之王”。舞会上,国王路易十四坐在一顶中国式的八抬大轿中,穿着富有中国特色的服饰华丽登场,引得全场围观的人连连赞叹。这反映出当时(     
A.法国贵族阶层崇尚中国文化B.法国是欧洲中国热的引领者
C.中法两国经济文化水平接近D.殖民侵略促进了中西方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自1972年公约正式通过后,截至2017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反映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
A.有利于维系各国悠久的历史传统B.体现各国间的文化差异
C.加速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D.符合全人类的共同需求
2023-05-03更新 | 741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4年,中共中央提出,在没有党组织的12万个新区乡村、2万个老区乡村中建立党组织。此后,中共中央又在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组织工作会议上要求,1955年到1957年间再发展200万到300万农村新党员,使农村党员总数达到600万至700万。这些规划有利于(     
A.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B.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C.维护人民的政治权利D.加强基层的组织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所示为唐代印刷的《金刚经》,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珍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题记,这表明王珍出资雕印刻经的目的是为父母祈福消灾。由此可知,当时(     

A.雕版印刷术得到全面普及B.儒家思想失去了正统地位
C.佛教文化已融入日常生活D.政府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     
A.王权的衰落B.对自然的崇拜C.文字的发展D.对科学的探索
2022-10-27更新 | 3812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戍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
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
2022-10-27更新 | 3280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2022-10-27更新 | 5912次组卷 | 5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B.质疑了祭祀功用
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D.否定了君权神授
2022-10-27更新 | 4320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