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数次东巡,“群臣诵功,请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铭。这些铭文叙述了秦始皇因六国“贪戾无厌,虐杀不已”,于是“禽灭六王”“平一宇内”,实行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专隆教诲”“忧恤黔首”,官员“各知所行,事无嫌疑”;“六合之内”出现了“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男女礼顺”“莫不受德”“承顺圣意”的景象。

——据《史记》等

材料二   公元14年罗马帝国首位皇帝奥古斯都去世,其生前自述被铭刻于陵墓入口处,主要内容为:奥古斯都“恢复了为派系势力主宰的共和国的自由”,平定高卢、西班牙等地战乱;多次为罗马平民发放金钱和粮食,“举办角斗表演”;复兴罗马传统,“修复了八十二座诸神之庙宇”;“解除了海上的海盗威胁”,“将罗马人民的所有行省”的边界扩大了。铭文强调奥古斯都的最高权力源于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授予。该铭文后被诸行省传抄。

——摘编自张楠、张强《<奥古斯都功德碑>译注》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呈现的帝王形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出现的共性原因并说明两者共同的史料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3 . 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史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基本线索等方面的理论创造获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     
A.有助于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B.源于“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出
C.表明中国史学研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D.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监察制度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广泛,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包括行政、司法、军政、财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学术领域等,都在监察之中。同时为了保证监察机制的规范运行,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监察立法活动。例如,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前后相继出台了《宪纲总例》《纠劾官邪规定》《出巡事宜》《巡抚六察》等一系列监察法规。

——摘编自李丽《试论明代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   1987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的通知》,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从监察对象来看,《行政监察条例》《行政监察法》出台后,明确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从领导体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监察体系和反腐败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刘晓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演进趋势及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监察制度的共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监察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4-03-25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吴国封地郭郡所管辖的皖南地区,铜矿储量丰富,且铜质优良。《史记》还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这可以佐证汉初(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B.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央集权存在重大隐患D.外儒内法理念影响地方治理
6 .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度开放性和外资主导性,许多逃避社会责任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生态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应该,也必须为这些“中国问题”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这说明(     
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代价承担者B.跨国公司是生态问题罪魁祸首
C.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紧密关联D.人类命运共同体即生态共同体
7 . 理想主义者强调公众力量在国际体系转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实力和权力联合之上的民主国家联盟。但是,理想主义只讲世界应当怎样,而不研究世界是怎样的,因此,它只能是1914 年后,人类思想在寻找新的乌托邦的一种反映。这一观点强调(     
A.国际关系理论正义性不足B.国际关系格局缺乏稳定性
C.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D.国际组织缺乏必要的权威
2024-02-11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世界史
8 . 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很多城市都已建有公立公园,这些公园的兴建主体多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慈善家们。而在1870年以后,公立公园的兴建主体则变为地方资产阶级代表的议会。这说明(     
A.英国公共休闲始于工业革命时期B.政府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
C.工业化推动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D.工业革命影响了体育方式
2024-02-08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西北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1919年8月3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专栏记者凯里·奥尔发表于该报的漫画《后视图》。漫画意在揭示(     

漫画中威尔逊正在指挥合唱“持久和平”(EverlastingPeace),而合唱团成员的裤兜里都藏着左轮手枪,自左往右合唱团成员枪柄上分别写有:日本院觎亚太(Pacific Control);英国关注海权(BritishFleet);法国重提美法同盟(FrancoAmericanAlliance);意大利期待领土扩张(GreaterIaly)
A.国联难以促成世界和平B.列强之间矛盾难以调和
C.实力强弱决定国际格局D.美国无力担当世界领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81年,美国发生新一轮经济危机,当时流行的说唱歌曲唱道,“教育不合理,通胀两位数,车站在罢工,不能搭车去工作”,“我试着不惊慌失措……我如何才能不破产”。该歌曲的出现表明(       
A.社会现实影响艺术创作B.滞胀严重导致阶层对立
C.自由放任引发社会不满D.思想解放引领社会风尚
2024-01-22更新 | 60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