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8 道试题
1 . 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如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基帛书。秦汉时期文献出土(     
A.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B.表明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
C.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D.展现了时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
3 . 亚洲金融危机让西方国家认识到,要解决国际金融问题离不开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1999年二十国集团应运而生。该集团诞生的相关背景是(     
A.资源争夺B.经济危机C.局部战争D.气候变化
4 .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B.《独立宣言》C.《共产党宣言》D.《人权宣言》
5 . 1897年,英国某杂志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这可用于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     
A.法德矛盾B.英德矛盾C.俄德矛盾D.俄奥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如图为某高一学生历史学习笔记,其主题是(     
时间:14世纪到17世纪初
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7 . 如图中波音飞机的部件来源体现了(     

A.贸易自由化B.资本全球化C.区域集团化D.生产国际化
8 . 美国1787年宪法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这体现该宪法的局限性是(     
A.文化歧视B.性别歧视C.种族歧视D.地域歧视
9 .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伟大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标志性的成就是(     
A.蒸汽机B.汽车C.飞机D.电话
10 . 1960年开始,由于大规模土地开垦引发的中亚黑风暴,导致大量垦荒地得而复失。这表明赫鲁晓夫时期的垦荒运动(     
A.促进了边疆开发B.提高了粮食产量C.破坏了生态环境D.促进了农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