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罗马帝国(       
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
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
昨日更新 | 37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669年,国际贸易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在全城设立了多达1800盏街灯,由100名城市点灯人负责运营。该市还雇佣150名市民每夜在大街小巷巡逻。造访该城的来客纷纷注意到这里少有犯罪和骚乱。同期,伦敦的夜晚也沐浴在玻璃灯笼的光辉之中。17世纪末,欧洲人第一次驯服了夜晚。据此可推断(       
A.西欧海外活动获利丰厚B.科学发展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昨日更新 | 48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晚期,有英国学者提出“文明使命论”。他们认为,英国所代表的欧洲文明在海外的统治推动了亚洲和非洲的历史进步,将亚非带离野蛮时代,为亚洲和非洲带来和平、人道和符合文明标准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论断下,亚洲和非洲文明被欧洲统治者贴上懒惰、不诚实、欠缺原创性,没有任何发明的劣等文明标签,欧洲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准方式。英国政府允诺一旦亚非这些地区经过改造达到宗主国的文明标准便准许其独立。近年,有学者指出,人类真正的进步不在于同质化,而在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要克服各类全球性挑战,共同走上现代化道路,必须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及其对应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只有通过不同文明、不同国家间的坦诚交流和互学互鉴,才能让各个文明的智慧充分迸发出来,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贡献力量。

——摘编自周欣平《文明的交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任一观点予以评析。(要求:明确列出所评观点,评析时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13年,多米尼加对德国进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约20%,到1916年这两项数据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农产品大麦、小麦和亚麻的出口量价齐跌。尽管战时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胶业,但其咖啡贸易在1914—19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       
A.世界市场因战争濒临崩溃B.欧美国家侵略重心转移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D.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显现
7日内更新 | 3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5 . 后梁太祖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投降唐朝后以汴州为据点逐渐扩大势力,后废唐自立建后梁;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获封陇西郡王的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后其子灭后梁建后唐;地方上抵抗起义军的地主土豪武装,后建立南方十国。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农民起义深刻影响唐末五代政局B.藩镇割据导致了唐朝的土崩瓦解
C.唐末战乱推动藩镇割据局面形成D.宋朝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农民起义
7日内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6 . 魏源《海国图志》中《筹海篇》提出与西方和平共处的两点策略:“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通市。”即利用别国与英国矛盾牵制英国,以武力为后盾与西方国家平等贸易往来。这种观点(     
A.有反侵略性质但未认清列强本质B.代表中国人民族主义思想的觉醒
C.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具体体现D.与西方和平共处有苟且偷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

省份

名目

奉天

直隶

山西

江苏

广西

云南

岁入总额

12393554

9342163

7335692

16777315

4104141

2218068

岁出总额

10131248

10961692

8021263

14892393

7469452

4260138

军费

6918538

6692844

5636044

6122374

5673435

2131416

该表可论证(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北洋政府收支失衡       ③国民革命的迫切性       ④南北军阀一丘之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8 . 【近代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一:19 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踏碎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也唤醒了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强烈民族意识,民族主义的情愫以各种方式在不同社会群体身上表现出来。甲午之后觉醒了的民族意识在巨大的民族耻辱感的推动下,借鉴西方近代思想,逐渐走出了传统的狭隘民族主义的藩篱,尝试着以西方的民族主义来革新本民族的国民性时,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学会了用世界的标准,而不是以民族的标准来衡量一切,这一阶段资产阶级对民族主义有了全新的把握,对民族主义的内涵进行了全面提升。

——摘编自马俊林《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现代化》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传统的民族矛盾转化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命运不仅激发了中国各族人民保卫祖国、保卫民族生存的共同责任感,也促使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走到一起在反帝反封建的大前提下,民族意识的民族性与社会性取得了一致。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高度一致,保卫国家主权与维护民族独立是一体两用,交融无间。近代民族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是民主主义的一部分,近代革命具有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双重内涵。推翻封建专制,进行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近代化的根本方向,也是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本质特征。在近代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解放也是与民族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民族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

——摘编自张翠仙,郝保权《略论近代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近代民族意识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时代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5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信函中写道,“通过允许英国议会中增加(殖民地的)代表,从而将殖民地和大不列颠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这会有助于巩固整体,减少未来分裂的危险”。这体现出(     
A.英国向北美输出议会政治B.北美民主共和思想逐渐萌发
C.英国民主实践的影响扩大D.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盛产怀旧电影。这些影片多数是纳粹时期电影的翻版,取景于风光优美的德国南部山区,勾画出未遭炮火的乡村和纯朴快乐的民众——“没有受到最近历史的玷污,也没有受到东西方势力的占领”。这反映出当时联邦德国社会(       
A.积极反思纳粹罪行B.致力于摆脱战败阴影
C.重视传承电影艺术D.热衷于重构本国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