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4~16世纪的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象征着神权的哥特式建筑,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当时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古典柱式(如下图)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反映出,当时(       

A.理性主义成为当时主流思潮B.科学发展提高建筑水平
C.建筑风格深受人文主义影响D.传统的建筑思维被推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42年,甘地通过《哈里真》刊物组织“退出印度”运动,他持续不断地在该报上发表文章,引导舆论,“人们购买《哈里真》,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得到规范其日常行为的指导。”甘地的做法(     
A.有利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B.激发了各阶层的抗英积极性
C.有助于提高普通百姓的道德水平D.推动了亚洲民族运动的联合
2024-05-29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鸡东县第二中学、农垦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恩格斯认为:它出现的时候曾受到当时人数尚少的科学社会主义先锋队的热烈欢迎,但是不久它就被随着1848年6月巴黎工人失败而抬起头来的反动势力排挤到后台去了。“它”指的是(     
A.第一国际B.《资本论》C.巴黎公社D.《共产党宣言》
2024-05-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鸡东县第二中学、农垦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考)历史试卷
4 . 在日本各地,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各种各样的保存会、研究会等民间组织和团体比比皆是。2002年起,日本中小学在普通课程之外增设综合学习时间,学习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艺能。这表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中(     
A.民间团体发挥着比较重要作用B.分类保护,有形无形文化遗产并重
C.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并行D.重视发挥文化遗产认知和教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巨大,它不仅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与文艺复兴文化之间起传承之功,而且显现出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文化形态。据此推知,阿拉伯帝国(     
A.注重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奉行开放和开明的文化政策
C.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6 . 1882年,德、奥、意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这个军事同盟集团以德国为主,意大利则是一个随时待价而沽的动摇的盟友。1902年,英国和日本主要为对抗俄国而结成军事同盟。1907年,英俄缔结协约,最终与此前签订的法俄、英法协约一起构成了三国协约。这些材料可用于说明(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两大军事同盟集团积极扩军备战
C.帝国主义国家权衡利弊选择伙伴D.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完全无法协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8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彼时有个西欧人到西班牙学习,学成回国后,因为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当时西欧人都认为他在那儿遇到了魔鬼。阿拉伯人的书,经常是西方大学的标准教科书,在中世纪很长时间里都是这样。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B.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C.推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D.实行了文化扩张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全新世(1万年前)的初期,村落生活逐步成为主要的生活方式。这种趋势在欧亚大陆出现于公元前8000年以后,在美洲大陆则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以后。村落生活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房屋建筑技术的提高B.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形成
C.原始农耕经济的确立D.土地私有制的初步发展
9 .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其主体是基督教教育,教会学校包括修道院学校和大教堂学校构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主线,世俗的宫廷学校教育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其中不少大学直接脱胎于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这反映了基督教会(     
A.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B.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C.广泛地影响西欧社会D.对西欧教育影响深远
10 . 古代科举经历了从唐代考试科目众多到宋代以后进士科一科独大,考试内容从考“十二经”“三史”等到只考“四书”“五经”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程序的完善B.主流思想的强化
C.社会结构的变动D.文官政治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