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60多年前,人类曾经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漫画,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描绘了这一历史镜像。

第一组:

     

图A《让我们为这东西加把锁》 美国漫画             图B 《古巴导弹危机》英国漫画

第二组:

图C 《我比你更疼》美国漫画        图D   《如果你们撤......我们就撤......》英国漫画
1.以上两组漫画的主题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B.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D.两大阵营激烈对抗
2.观察第一组:面对危机,两幅漫画所呈现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
3.观察第二组:两幅漫画对于危机结局的认识有何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漫画作为史料的认识。
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巴导弹危机给予世人怎样的启示?
2024-04-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画中人

材料一:马星驰,回族,民国漫画家。1873年出生于山东济宁,18岁离家后,在南京、上海以卖画为生,21岁孑身赴粤。

(1)判断下列对马星驰21岁前人生经历的推论,合理的填涂A,不合理的填涂B。
①马星驰年幼时,周围人说起山东第一家官办近代军工企业成立的消息(     )
②马星驰可能目睹了清末的改革,痛感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     )
③因听闻《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痛心疾首的马星驰孑身赴粤投身革命(     )

材料二:赴粤后的马星驰,曾追随孙中山先生流亡海外十余年,1910年回国后致力于漫画创作,以下是其代表作品:

(2)就画面内容看,马星驰在回国后,关注的主要领域当是(     )(三选)
A.列强侵略中国之手段B.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C.乱象丛生的民国政坛
D.民众日常的衣食住行E.民间疾苦及斗争成效F.各路军阀的军事实力

材料三:1925年前后,马星驰因绘制了一幅题为《国联靠不住》的漫画而遭到当局通缉,他不得不逃离上海,辗转回到家乡济宁。

(3)观乎后事,马星驰对国际联盟(国联)的评价可谓“一语成谶”。结合所学,指出国联“靠不住”的表现及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物身份、立场与经历的角度简要评述马星驰。
2024-01-12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探究马歇尔计划。

有学生了解到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搜集到的有关各方对马歇尔计划反应资料,尝试总结历史探究的路径。

步骤一

为探究该问题,他首先查找到以下漫画。

材料一   各国有关马歇尔计划的漫画



(1)上述漫画可反映哪几方对马歇尔计划的不同态度?

步骤二

考虑到这些漫画略显单薄,于是他又搜集到19476月各方对马歇尔计划反应的材料。

材料二   法国总统:“法国人民将毫不迟疑地接受援助欧洲的复兴计划;法国军队将毫不迟疑地推动计划的顺利进行;法国政府将毫不迟疑的支持美国政府的决策。”

材料三   苏联外交部长:“苏联方面强烈怀疑,美国方面真的会全身心的制定一项有利于欧洲的计划吗?”“苏联方面怀疑,美国不会借此计划趁机干涉西欧国家内部的事务吗?”“从我个人观点出发,我很担心苏联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后会脱离社会主义。”

苏联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国大使转告三国政府,苏联同意他们想要参与马歇尔计划的要求。

——摘编自张盛发《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


(2)材料二能印证材料一中哪几方的反应?
(3)通过上述材料,该学生发现苏联和东欧国家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应是有变化的。请说出这一变化。

步骤三

接着,他又从搜集到得以下两则材料中,引发了进一步思考。

材料四   马歇尔这项计划的“副导演”理查德比斯尔:“(我们)十分清楚,马歇尔计划从来就不是完全利他性质的。我们希望,加强作为大西洋联盟成员国的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最终能使他们负起防务责任,以支持冷战。”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五   1949年,作为马歇尔计划对立面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正式成立。该组织提出在平等基础上……以实现东欧各国与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

——《经济互助委员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4)材料四、五为探究马歇尔计划提供了哪些新视角?

步骤四

通过上述学习过程,该学生对探究历史事件的路径有了一定的了解。


(5)归纳史料搜集、运用等方面的若干路径。
2023-04-0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永远年轻的三毛

“三毛”是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著名儿童形象。张乐平自 1935年至 1992年,创作了三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形象。某校历史学社计划以“永远年轻的三毛”为题举行画展。

第一步:选取典型作品;


(1)根据作品创作时代,在下方时间轴上选取对应的时代背景。

A.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 B.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国统区面临着统治危机 D.一年前中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完全胜利

第二步:解读历史信息;



(2)图3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统区:(       
A.恶性通货膨胀 B.坚持独裁统治
C.镇压学生运动 D.掠夺民族资本
(3)与图4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是:(       
A.求同存异 B.科教兴国
C.联产承包 D.一国两制
(4)画面呈现:“虎”吞中国版图隐性信息:寓意日本在当时先后制造了(     
A.济南惨案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西安事变
(5)画面呈现:警察抓走打虎孩子的隐性信息:国民政府推行_______政策(     
A.国共合作 B.攘外必先安内
C.焦土抗战 D.沿海工业内迁

第三步:管窥作者心态;

漫画作品中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也隐含着作者对于时代局势的看法和心态。


(6)请以图2为案例,推测作者的心态或对局势的看法。

第四步:研究史料价值;

为更好了解“三毛”,历史学社对“三毛之父”张乐平进行了研究,并发掘了部分史料:


(7)有人认为:《三毛从军记》是抗战胜利后的作品,非原始史料;漫画属绘画作品,含有创作者的主观情感,难以客观表现史实,故史料价值不高。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图2漫画的史料价值。
2022-12-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在各国漫画中呈现出不同的面相,体现出不同群体的思考与诉求。

图1   《南大洋是未来的地中海》

1884年舒尔茨(德)绘

图2   《时局全图》

1898年谢缵泰(兴中会会员)绘

画面中的俾斯麦将长烟斗指向已被法国抱住的非洲,俄国正从亚洲中部钻出,日本则紧紧盯着东亚,德国只在非洲西南角插了一面旗。

画面上题有诗句:“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图1中标题中的“南大洋”指的是_____________(海洋名),画面正中“张开双臂的人”指代的国家当是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1,作者认为与德国争夺非洲的主要对手是(     )(单选)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
3.图2作者创作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单选)
A.宣扬西方强大B.挑起列强矛盾C.推动反清革命D.支持戊戌变法
4.下列史事中,可为图1和图2反映的形势直接提供背景诠释的是(     )(双选)
A.克里米亚战争B.柏林会议的召开
C.第二次工业革命D.国际联盟的成立
5.依据图3,结合所学,你认为西奥多·罗斯福的新外交“新”在哪里?

图3   《新外》1905年   路易斯·达尔林普尔(美)绘

画面中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站在写有“US”的陆地上,腰上别着“有事找警察”的文件,一手挥舞写有“新外交”的大棒,一手夹着写有“仲裁”的文件。


6.依据三幅漫画,请从不同视角概述世纪之交国际关系的主要发展趋势。
2024-01-1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绘画中的历史
绘画作品蕴含历史信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A.马斯顿荒原战役

(绘画作品)

B.蒸汽机车

(绘画作品)

C.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辩论的场景

(绘画作品)

D.《黄鼠狼给鸡拜年》

(漫画)

E.德国《吞下苦果》

(漫画)

F.《蒙娜丽莎》

G.麦哲伦船队中的

“维多利亚号”

(绘画作品)

H.英军向华盛顿投降

(绘画作品)

(1)根据绘画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主题所蕴含的时间线索,完成下列表格。(填字母)
时间绘画作品
15、16世纪
17、18世纪
20世纪以来
(2)按画中信息,下图应放置在(?)之前,体现同一主题(?)
A.图AB.图CC.图ED.图H
(3)根据绘画作品所呈现的主题内容,按照下列示例归类。
示例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绘画作品:图A、图H
主题:_____________
绘画作品:_____、_____(选两项)
2022-06-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7 . 漫画中的世界格局

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深刻的演变,下列漫画对此做了生动的反映。



(1)(填写字母)反映19世纪末欧洲列强主导世界格局的是________反映一战后英法美主导世界事务的是________反映二战后两极格局的________反映多极化趋向的是________
(2)导致出现图A中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
A.对外战争的拖累   B.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
C.对方的经济封锁   D.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
(3)二战后伴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变,国际法取得发展的表现有(多选)________
A.联合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组织   B.国际联盟制裁侵略
C.海牙国际法庭设立震慑战争罪犯 E.国际法涉及领域得到拓展
F.美苏之间维持了长时期不战不和状态
(4)有人认为战争是推动国际格局变动最重要的原因,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8 . 漫画中的历史漫画能够反映历史,其寓意耐人寻味。观察以下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苏联漫画


材料二   1947年美国漫画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漫画作者对该事件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3)你如何看待漫画作者对该事件的态度?
2021-05-0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9 . 观察如图时人创作于1944年的漫画,创作者意在表达
A.批评蒋军消灭异己B.谴责日军全球侵略
C.赞赏国共联合抗日D.隐喻法西斯即将灭亡
2021-05-03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局势风云激荡,昔日霸主"日不落帝国"何去何从?观察漫画,你认为英国所处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1920世纪之交欧洲列强经济实力的变化

国家工业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重(%)
1870年1913年
英国31.814
德国13.216
法国106
俄国3.74.7

材料三   1914年欧洲列强拥有的殖民地面积国家

国家殖民地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英国33.5
德国2.9
俄国17.4
法国10.6

材料四   截至1914年英、法、德三个主要资本输出国家的资本输出额和流向



(2)为探究英国所处的国际形势,你会选择材料一、二、三中哪几则材料?这些材料之间的关联如何?
(3)根据你所选择的材料,你如何理解这一"世纪之交"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