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2 道试题
1 . 学校映照历史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交流、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形式和内容等的不同,也因时而变、应时而动、推时而进。

材料一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开办私学,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行礼、演奏音乐、射箭、驾驭车马、书法、算数)等六种具体技艺的讲解和操练。“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柏拉图创建“学园”,大门上镌刻着一句话:“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在学园内探讨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

——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1世纪以来,西欧一些城市兴办大学,这些学校主要是宗教学校,也有一些世俗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逻辑。

——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材料四   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毛泽东同志曾经寓居岳麓书院,我相信他的实事求是思想就是来源于岳麓书院。……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习近平(2020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不同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发生的变化。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中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这一历史现象?
2023-12-0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叙事塑造历史有历史学者认为,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具有“三重性”: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历史事件本身,作为亲身经历者的切身感受,作为政治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诉求。

材料一:美国学者周锡瑞所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

山东的社会经济区

义和团的故乡

鲁西社会组织

山东士绅的分布

第二章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山东秘密宗教起义

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

晚清习拳者和秘密宗教

民间文化和农民村社

第三章   披着基督外衣的帝国主义

洋货进口的影响

……

材料二:

中国学者相蓝欣所著《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清廷朝政的失衡
第二章   失控的洋人
第三章   德国式的帝国主义

   争夺势力范围与多变外交风云

……

   德国的炮舰政策与胶州湾事件

……

   清廷的困境与义和团的兴起

第五章   群情激愤的山东
第七章   威胁动武
第八章   通往冲突之路

……

材料三   “义和拳的纪律:不打人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就是和在教的间。”

——杨顺堂、杨高堂(山东德州小杨庄村民)1960年代采访口述

材料四   大臣刚毅认为“奉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五   “见人即杀,亦不分辨,见有礼拜堂即放火烧之。”

——(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

材料六:本年夏见,拳匪构乱,开衅友邦。……董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材料七: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义和团兴起的表述有何不同?
(2)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五中亲历者眼中的义和团形象。
(3)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对义和团的性质分别做了怎样的定位?
(4)综合以上三组材料,你如何认识义和团的“历史三重性”。
2023-12-0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船只承载历史。船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也成为人类文明的载体。

(1)请将以上船只按时序填入下图。(填涂字母)

(2)请将上述图片中序号为BEF的商船与其主要航行区域相匹配。

(3)由于某些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船甚至会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参考示例,对上述序号D代表的船只进行描述。
示例:“马尼拉大帆船”是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它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往墨西哥换回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船只承载历史”的认识。
2023-12-05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人民创造历史
(1)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先后涌现了许许多多值得称颂的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将下列历史人物进行排序。(填涂字母)

(2)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不同领域呈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将下列人物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填涂字母)
A徐光启        B希罗多德        C徐霞客        D伊本·西那
农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医学家
贾思勰
王祯
_____
裴秀
_____
司马迁
塔西佗
_____
葛洪
李时珍
_____
(3)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下面这组拍摄于20世纪初期的照片中“华工”所做历史贡献是(     )(填涂字母,双选)
A.为一战做出了巨大付出B.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C.为协约国胜利作出贡献D.帮助中国政府收回山东主权
(4)恩格斯强调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你对“人民创造历史”这一主题的理解。
2023-12-05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B.郡守C.县令D.刺史
2023-08-11更新 | 188次组卷 | 23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建立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D.推行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
2023-07-08更新 | 389次组卷 | 47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洋务派三十年“自强”以图“勤远略”,清政府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于蕞尔小国日本。学界一般认为,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洋务运动 未必是场失败运动”的新论。结合史实,谈谈上述两个观点各自具有的合理性。
2023-01-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依据提示,将下列历史事件填入对应的表格位置。(填字母)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太平天国运动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边疆危机 E.两次鸦片战争
2023-01-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中华文化在琉球王国的传播?

中华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琉球王国为例: 1372年琉球诸国与明朝通过朝贡册封建立宗藩关系,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 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出于维护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琉球王国以中国儒家思想的德治”“家天下为治国理念,但家文化下的宗族观念在琉球社会已经发生变异,如记录家谱时,琉球久米村不严格区分辈分,记录先人事迹时不避讳敢于直言事实,这与怀着对长辈尊敬之情扬善避恶记录先人的中国不同;……琉球墓葬礼仪虽沿用中国习俗使用龟甲墓,但墓地规模略小,男女墓地相同,并不体现男尊女卑之差异。清明节祭祀祖先完毕后,会将祭祀贡品吃掉,表示与祖先共进食,而在中国因重视孝道鲜有吃祖先祭品的现象。

——改编自刘晓飞《古代中国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发展与变异》

2023-01-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将以下思想家与其主张准确对应。
①孔子     A. 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
②老子     B.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③邹衍     C.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④韩非子     D.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⑤墨子       E.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2023-01-1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