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经济学家们在分析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原因时提供了两种解说,一个是油价暴涨,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商品价格上升同时经济放缓。另一个应该是(     
A.美苏冷战造成国际局势持续动荡B.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经济发展迟滞
C.政策不当使政府对经济过度管制D.二战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持续低迷

2 . 材料   过去十二年来(19141926年),关于这次大战的起因问题,可以说是经过了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多少都是由于当时所能获得的资料而决定的……起先,在大战期间,许多论者企图把这次滔天大“罪”归“罪”于少数几个人,主要是德皇,大日耳曼主义者以及奥国和德国的军国主义者。然后,根据1919年开始起陆续公布的一些比较完整的文件,协约国方面认为德国及其盟国应负战争全责的理论,就显然不能成立了。那些竭力主张“修订”凡尔赛和约的论者,又走向另一极端,把战祸归咎于协约国的领袖们……最后,等到大家逐渐认清所有列强多少都负有责任,并更加注意大战的远因之后,头脑比较清醒和有历史头脑的人,才不再接受那种某某人为战争罪魁的简单说法了。他们转向一种比较正确的解说,认为这次战争乃是由于缔结同盟、军备竞赛,以及秘密外交等国际间的无政府制度所造成的。

——摘编自【美国】悉德尼·布拉德肖·费伊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所有列强多少都负有责任”的原因。
2022-05-2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27次组卷 | 6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一次斯巴达国王问修昔底德:“若你和伯利克里摔跤的话谁会获胜?”修昔底德答道:“我能将他摔倒,但他会辩解说自己没有被摔倒,结果人们被他说服,即使这些人亲眼看到他被摔倒。”修昔底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雅典民主
A.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B.凸显公民平等的原则
C.导致公民道德的沦丧
D.忽视公民的政治素质
5 . 有学者认为:“刘邦之皇权,是一种新型的相对性之有限皇权。汉初之政治结构,可以理解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材料观点可以用来解说,汉初
A.无为而治国策难以实施B.郡国并行符合当时治国实际
C.社会动荡导致君权弱化D.内外朝制度出现具有必然性
2021-01-3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2019-01-30更新 | 61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8 .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2018-11-11更新 | 477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应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吕氏春秋·当务》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即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故为王。”对此历史事件解说正确的是
A.微子启与仲衍将被分封为诸侯B.商朝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度
C.按规定微子启仍将为天下大宗D.该继位方式彻底消除诸子间的矛盾
10 . 1908年11月17日《申报》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皇帝崩,翌日电传遗诏……”光绪抱着自己终生的遗憾在瀛台含元殿病逝,终年38岁,后追封为“德宗”皇帝。下列对材料中的有关知识解说不准确的是
A.1908年是戊申年B.“酉刻”是晚上十二点
C.“光绪”是年号D.“德宗”是庙号
2013-10-09更新 | 6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六校教研会高三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