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54次组卷 | 11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书》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时,“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随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这表明秦朝“律令图书”的作用是(     
A.奠定西汉强盛的物质基础B.为郡国并行提供历史依据
C.有利于重建封建统治秩序D.先秦文化典籍皆得以保存
2024-04-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总数约有90万人左右…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摘编自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太平洋铁路建设更加强了对华工的需求。根据记载,1849年美国华侨共有791人,1850年增至4025人,1851年达12000人,其后逐年增加,1890年共有107500人,他们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之所以选择华工而非白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则从中国到美国走开阔的太平洋水路,相比之下使从欧洲到美国必须走麦哲伦海峡水道的路线相形见绌,华工的取得比白人劳工更容易:二则华工“配合度高”、“工资低廉”、”耐劳”,比起在艰困的环境面前常选择罢工或离职的白人劳工,金矿主和铁路公司自然更倾向使用华工。

——摘编自马慧玥《近代契约华工法律研究》

材料三   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上最紫忙的海峡之一。新加坡在历史上曾经被日本和英国的殖民,1965年,成为独立国家。在新加坡的人口构成中,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新加坡福建会馆曾于20世纪50年代创办南祥大学,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立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建会馆还曾资助四百万元重修了天福宫,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华源会为新加坡企业访华或投资海外剑造机会,也帮助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或协助它们与新加坡的公司建立贸易关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新加坡逐浙成为紫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城市基础设施排名世界第一。

——摘编自龚伟达《新加坡的中国移民:角色定位与社会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移”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北民南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华工赴美的动因。结合所学,简评华工对美国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提炼新加坡取得巨大成就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阐明新加坡的文化定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1937年8月起,国民政府组织沿海、沿江工业大举内迁,据史料记载,豫丰和记纱厂“分装大小机箱十一万八千余件,计重九千余吨,更于五十余日内悉数安然离厂,若非员工爱国爱厂之情殷,曷能神速若此”。该行为(     
A.旨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B.迟滞了抗日相持阶段到来
C.推动工业布局的根本改变D.体现了持久抗战的意图
2024-06-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下表是明清时期在贵州推广科举制后的相关记载摘要。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     

地区记载出处
平坝卫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明】沈思充《贵州通志》
贵阳礼宗考亭,不随夷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明】郭子章《黔记》
安顺务本兴行,渐洗蛮陋【清】鄂尔泰《贵州通志》
A.推动了文化重心南移B.完成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C.促进了文化上的统一D.加速了改土归流的实施
6 . 据《潘秀才日记》记载,道光廿九年(1849年)二月十七日,两广总督徐广缙“在虎门江面的英舰上与夷人会谈。夷人又提入城一事,实乃可恶!广州城乃吾民居住之地,怎可让外夷居住。况夷人面日怪异,实乃妖类”。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鸦片战争期间的反侵略B.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C.东南沿海陷入边疆危机D.近代外交理念的萌发
7 .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龄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2024-0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元史·刑法志》记载:“诸蒙古人居官犯法论罪既定,必择蒙古官断之,行杖亦如之。诸四怯薛及诸王、驸马、蒙古、色目之人,犯奸盗诈伪,从大宗正府治之”,“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该规定反映出元朝(     
A.因俗而治的合理性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C.推行民族歧视政策D.阶级矛盾居于主导地位
9 . 汉武帝取消了诸侯王铸钱和经营铸钱、盐、铁、酒等的权力,并在许多诸侯国设立了铜官、盐官和铁官。据《汉书》记载,西汉时期先后在27个郡设有盐官35处,在40个郡设有铁官48处。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     
A.抑制了富商大贾势力B.松弛了重农抑商的社会环境
C.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D.不利于应对内忧外患的局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辽史》记载“百官择人,必先宗室”,《逆臣传下》一书也有辽朝“乘国钩,握兵柄,节制诸部帐,非宗室、外戚不使”的记载。由此可见,辽朝的选官和任官(     
A.阻碍了汉族官员仕晋B.反映出民族矛盾的激化
C.体现贵族的政治特权D.克服了中原世官制弊端
2024-04-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