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碟)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       
①维护权贵利益       ②重视儒家伦理       ③注重公平正义       ④保护私有财产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④
2024-04-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西周晚期的《柞钟》铭文记载,柞接受了周王“司五邑甸人事”册命,铭文中的致谢对象,却只有自己的上级“仲大师”,这与早期铜器颂扬的文词惯例不合。这种“受职公堂谢恩私门”的情形是(       
A.王朝君臣关系变异的写照B.礼乐制度瓦解的结果
C.贵族政治初现端倪的例证D.青铜铸造进步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史料记载,在1872—1894年间有资本额可查的七十二家本国近代企业中,官督商办、官办企业19家,资本额约16.228千元,占总资本额的77.6%;商办企业53家,资本额约4.684千元,占总资本额22.4%。这体现了(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封建主义势力的强大
C.近代洋务经济的迅速发展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2024-05-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史书中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有利于周代(       
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
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开疆拓土的集权统治
2024-04-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武昌起义后,时人记载:“咸丰壬子(1852年)武昌之失,抚臣而下司道府县全城殉难,绅民之死者更不可数计。此无他,将吏知死官之义,士民报作育之隆。由死节之多,即可决恢复之易。今武昌之陷,奔逃迭报,殉节罕闻。此我国之大耻也。”这折射出当时(     
A.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B.清廷陷入空前孤立的政治困境
C.国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D.立宪运动致使清政府民心尽失
6 . 关于水稻种植,我国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大量记载,据此可以看出(     
“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四民月令》崔寔(东汉)
“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博物志》张华(西晋)
“曝(稻)根令坚”;“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
A.农业劳动模式发生变化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土地利用效率尚需提升D.水稻种植区域得到推广
2024-04-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二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24-04-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通‘鉴',意为镜鉴),当于民监”和“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       
A.民本思想历史悠久B.天子行为得到有效约束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天人合一”学说较盛行
2024-04-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如下表所示,根据不同时期的史籍记载,均田制下受田对象年龄在发生变化,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户籍年代受田对象年龄(岁)史籍出处
北魏时期15~70《魏书·食货志》
北周时期18~59《隋书·食货志》
隋朝初期21~59《隋书·食货志》
唐朝中期25~55《唐会要》
A.社会管控更加严格B.经济重心南移加快C.土地兼并现象消失D.赋役改革迫在眉睫
2024-02-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唐朝初年户均人口为4.31人,除去官宦、贵族、地主等大户人家外,普通农户家庭人口可能更少。而到了唐朝后期,户均人口数增加至6.63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重农政策的推行B.门阀士族的衰落C.税收制度的调整D.藩镇割据的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