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下图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结构图,图示内容反映出我国(     
A.民主的内容有了新的调整B.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C.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D.新时期民主政治日益发展
2022-12-03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罗斯福认为,“朝鲜人民还没有能力实行和维持独立政府,应由美中苏三国托管,建立一个统一的朝鲜政府”。美苏矛盾加剧后,美国转为控制朝鲜南部地区。朝鲜分裂局面正式确定后,美国把战略重心放在欧洲,而在亚洲更为注重中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了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美国决定介入。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分裂格局进一步固化,南北双方分别被纳入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中。

——摘编自吴文兵《二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改编自2002年墨西哥《环球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美国对朝政策转变给东亚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图示内容简要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下图所示,图示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可能是
A.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古典暨复古作品
B.手抄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C.手抄本总数、科学著作、古典暨复古作品
D.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5 . 如图是中国三线建设区域划分示意图。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中国三线建设区域划分示意图

A.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B.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
C.受到左倾思想的深刻影响D.贯彻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理念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赋役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缩小行政区划是晋察冀边区改造旧行政的重点之一。旧有的行政区划幅员广阔,一个区所辖村庄有多达几百个的,而华北山地民居普遍分散。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普遍实行小区制度。但在区县机构设置上,相较阎锡山治下的主要变化在于增加了公安和人民武装两科(部),国民党政权体系上层有复杂完备的组织机构,而村级只有一个村长,这样导致政令到县以下即形同虚文。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各村都建立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司法五个部门,每个部门委员会都由数人组成,这些职务一般都是无偿义务性质。

——摘编自王龙飞《破旧立新: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赋役制度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意义。
(3)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中再举一例制度变革,并说明其是如何“破旧立新”的。
2024-02-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面为夏朝世系示意图。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A.宗法制B.嫡长子继承制C.世袭制D.分封制
2023-10-21更新 | 7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宁国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下图是15-19世纪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图中白银流动(     
A.造成西欧物价下跌与通货膨胀B.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C.导致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中国D.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023-07-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读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据此可推知(       
A.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B.中国外交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C.西方国家放弃对华的敌视政策D.中苏两国关系已经完全破裂
2023-07-09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2 北魏孝文帝迁都示意图

材料三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有意迁都洛阳,在遭到大臣们集体反对后,与其堂叔任城王拓跋澄进行秘密商谈)

孝文帝:“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

拓跋澄:“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

孝文帝:“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

拓跋澄:“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被亦何所能为。”孝文帝:“任城,吾之子房也。”

六月丙戍日,孝文帝下令修筑黄河大桥,准备率军渡河南下。秋季九月戊辰日,孝文帝渡黄河,庚午日,到达洛阳。

——摘编自《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


(1)根据材料一,提取一个相关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说明。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以洛阳为都城的利弊。
2023-02-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