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历史图示和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如图片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体现的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图四漫画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图五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
(3)概述图六所示法律文献的历史地位。
(4)图七是中国人民多年追求民主的结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它规定和确立了新中国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2 . 材料一   如图所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请正确填写材料一中图示①②缺失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何相似之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3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卷
4 . 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C.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5 . 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2016-03-29更新 | 708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线上学习考试(3月)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1960年和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城镇人口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C.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D.“四个现代化”目标已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图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对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小封建主通过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B.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2023-05-22更新 | 149次组卷 | 69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八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的分布示意图。对此阶段工业建设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展基础上延伸
B.改变了50年代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D.开创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先河
2022-09-05更新 | 732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宋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代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其中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了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南、重庆、琼州、汉口、九江、南京、天津、沙市、杭州等。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明清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
(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也在西欧引起“商业革命”,其具体表现如何?
(3)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材料二   1943~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以美、苏两国为代表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同时又展开了激烈的对抗,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材料三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时序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标志,并对雅尔塔体系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