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1 道试题
1 . 各国均重视海洋利益和海军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马汉的“海权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欧美发达国家。不久,英国著名的海权战略学者有约翰·科洛姆、朱利安·科贝特等,代表著作有《论我们的商业保护和海军力量分配》等。科贝特提出了“取得相对制海权——维护海上交通线畅通——在陆上实施有限战争——支援陆上盟友或者实现陆上有限目标”的逻辑链条。德国海军元帅提尔庇茨提出“风险理论”。提尔庇茨认为,德国所要做的是,强大到一定程度,即可改变英国对开战的评估。因为如果英国与德国开战,英国即使获胜,其实力也会大大折损,导致其无法再在第三方海军面前享有优势,这样的风险会威慑英国的进攻行动。

——摘编自师小芹《海权战略思想寻迹》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江南水师学堂等官办机构事实上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军事研究机构,他们延揽中外人才,筛选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西方海防著作进行译介,以服务清政府海防建设的需要。除了了解西方国家地理知识以外,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研究中国本土的海洋地理及测绘类的著作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傅兰雅主持翻译的《海道图说》等著作相继翻译出版,这使得晚清海防地理与测绘研究有了长足发展。晚清西方海防著作译介是近代中国为实现海洋强国梦在军事研究层面实施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翻译活动,其持续时间之长,涉及领域之广,翻译成果之丰,是中国翻译史和海军史上前所未有的。它调动了当时政府、军方和民间的大量资金和技术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军事研究与翻译领域最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摘编自张瑞嵘、龙心刚《海洋强国梦的先声:晚清西方海防著作译介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的英国经历了空前巨变:目前皇家海军仅相当于美国海军一支分舰队的规模;金本位制度造就的金融秩序早已一去不返,如今,人们对美元、欧元的依赖程度远高于英镑。作为工业强国,英国在1890年被美国赶超,此后又先后被德国、日本和法国所超过,到20世纪末已经落到和意大利不相上下的水平。与此同时,英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不断降低——在丘吉尔所鼓吹的外交“三环”中,英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无一不在持续收缩,其外交的成效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形势、机会以及与其他伙伴的合作,英国甚至都难以成为全球化进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最主要受益者。所有这一切无不凸显出英国在20世纪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摘编自梁军《二十世纪英国的衰落及其外交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后期海权学说风靡西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西方海防著作译介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20世纪英国的衰落历程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示。
2023-11-2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莆田人郑露,已“卜居南山,与群从、庄淑构书堂于其间”。唐宋以来,官僚和富户重金礼聘名儒而开设的家塾,宗族村社依托“祀田”收入兴办的族学社学,都是福建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常见渠道,而官方建立的举子仓也在保育之外兼施蒙学。朱熹《童蒙须知》、真德秀《家塾常仪》、陈淳《启蒙初诵》等蒙学教材,内容涉猎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注重以儒家伦理规范童蒙的视听言动。这些蒙学教材读物的大量刻印,离不开闽北建阳和闽西四堡这两个享誉全国的出版重镇。除了朱熹等理学大家之外,已有功名的进士举人,以及应试落选的老生寒儒,也构成了福建蒙学教育的师资来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教会“注重儿童事业而视为布道之良机”,创建规模不等的幼儿师范养成学校,尝试在厦门、福州等通商口岸创办幼稚园。在陈嘉庚等开明士绅的努力下,近代幼儿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户外配备滑梯、翘板、浪船等器具,室内摆放沙盘和积木箱等,强化儿童的感官训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福建省教育厅一方面鼓励师范学校、高级中学等增设附设幼稚师范科,实施幼稚园教员的登记及检定办法,另一方面全面取消教会幼稚园的宗教课程,完善了对公立、私立、教会幼稚园的行政管理,并在《福建教育》等期刊设立“幼儿教育”专辑,持续推进幼儿教育的本土探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波《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福建蒙学教育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古代福建蒙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福建幼儿教育的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幼儿教育发展的认识。
2023-11-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运用“改革”这一概念,要求共产党人应该成为“立志改革的人”。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他强调指出:“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思想、舆论)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很显然,毛泽东同志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基础上谈改革的。除此之外,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前后还多次提出“向国外学习”的口号,在同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客人谈话时,明确提出了“全部开放,全部交流”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从根本上赋予了“改革”“开放”更深刻的内涵,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2月第一次把“改革”和“开放”概念结合起来,提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的重要论断。自此之后,“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政策中开始被不断使用。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29次出现“改革开放”这一概念,“改革开放”作为代表我国长期基本国策的科学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改革开放”概念写入党章,强调“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韩振峰《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开放”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时期,改革开放概念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理论的发展体现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3-11-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省六部制最大限度追求“体制内的民主”。

实现权力有效监督把朝廷的决策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由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来承担,按照决策、审议、执行的行政程序前后相继,并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通过合理分散权力来加强民主决策,并对权力运作形成监督和制约。
实现权力分配均衡三省六部制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其行政体制设计注重权力之间的相互或单向制约,从制度上避免政策失误和朝令夕改,通过正确的决策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决策与行政分离三省六部制的政权系统中,决策与行政分离已经完成并成熟,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发令系统,而尚书省的决策权转移到中书省和门下省,行政权保留下来,尚书省向职能化方向发展。
部门协同机制三省六部制具有部门协同机制,宰相集体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讨论商定,集思广益,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
平衡君权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制,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这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对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最大限度追求“体制内的民主”,谈谈你的看法。
2023-10-15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棚户区作为上海平民的栖身立命之地,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为稳定秩序巩固统治,192810月,上海市政府组建了“筹建平民住所委员会”,着手勘定建筑地点,开始兴建第一平民住所。此后,市政府向市银行借贷兴建了第二及第三平民住所,为不少平民提供了较好的可供居住的场所。1935年,市政府成立平民福利事业管理委员会,并向沪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借贷,开始营建平民村,进一步推动了上海住房救助事业的发展,但财政的窘困决定了市政府无法满足广大底层民众的居住需求。

——摘编自刘荣臻《近代上海平民住房救助与社区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提出“必须有计划地建筑新房,修理旧房,满足人民需要”的指示,住房重建计划被上海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从1951年起,在借鉴以往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先后建成曹杨新村、控江新村等几十个工人住宅区,并配套建设诊疗所、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一五”期间住宅建设合计总投资额为1.54亿元,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与此同时,“自建公助”等住宅建设形式也大量出现。这些新建住宅不再集中在市中心,而是从市区向外辐射,星星点点分布在市区周围。此外,修理的老公房因价格较低,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从而基本满足了职工及家属的住房需求。

——摘编自师吉金《新中国城乡居住条件的初始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上海市政府解决平民住房问题的措施及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民居住条件改善的特点及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以来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认识。
6 . 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3/4的国土是山地,仅在崎岖山崖间有少量耕地,遭遇人口增加或自然灾害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他们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无以为生的平民、寻求财富的工商业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都是殖民的主体。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星星点点的众多城邦国家。柏拉图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摘编自崔艳华《浅谈古希腊城邦殖民扩张的原因》

材料二:在大流士时代,波斯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517年)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面对辽阔疆域,大流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并直接向他汇报;军事上划分为五大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行省总督不管军事;在中央建立以国王办公厅为首的庞大管理机构,一切政令由中央发往各行省。大流士还让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制定法律时参照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原有宗教与文化采取宽容态度、完成了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

——摘编自任宪宝《全球通史: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明向外扩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流士改革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古代文明扩张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海洋政策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北宋政府禁止在海上与辽、金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质流动,设立专门针对辽的海防机制。宋代将外商贸易纳入系统的市舶管理体制之下,实行抽解和博买,并允许和鼓励本国民众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宋代海洋政策表现出极强的利益取向,中原王朝中第一次以财政的眼光看待海上贸易,沿海地区商业出现兴盛的局面,与海上贸易相关的手工业和商品性农业大兴。宋代海船逐渐采用水密隔舱等技术,使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沉性。海陆联结之地的居民被编为特殊的户籍-船户与渔产。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洋政策新变及其国内效应》

材料二   下表示意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海洋政策演变情况

时间

政府政令

洪武十四年

“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

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永乐

“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依律治罪”

顺治十八年

“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

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洋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国内效应”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海洋政策的历史趋向。综上所述,谈谈宋代以来海洋政策对当代的启示。
2023-11-13更新 | 134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防止贪污和滥用职权,元首经常派监察御史到各省巡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行省总督和其他官员的腐败行为……帝国建立后,把各种权利授予行省,扩大了行省公民的权利。在西班牙、高卢、多瑙河、北非、埃及等行省,拉丁语的渗透为扩展公民权及各种权利铺平了道路……从公元一世纪中期开始,行省成为帝国的经济中心……“我们可以在全帝国范围内发现高质量陶器和用于货物运输的大口瓶,这种大口瓶显示出葡萄酒和油在全帝国范围内被长途输送并被人们所食用。贸易导致了帝国经济的一体化和非本地的货物出现在本地市场,因此不列颠农民在晚宴上用高卢的陶器,喝意大利的葡萄酒,用西班牙的油烹调食物。”……行省越来越多参与帝国政治活动,决定帝国的一些事情。例如弗拉维王朝的注意力在西班牙并且增加了西班牙人在元老院的数量。很多来自东部和非洲的人也进入了元老院。图拉真统治时代,大约三分之一的元老来自行省。

——摘编自杜建军《罗马帝国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行省制度对罗马帝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国初,有征伐之设,分任民军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随着全国统一,行省制最终成为定制,我国建立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的时代由此开始。元朝的一个行省,其面积、实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元代为什么没有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呢?这与其分权原则有关。第一,行省的丞相不常设,经常虚位,具体政务一般由副职,如平章政事等负责。平章政事在名义上是副职,实际上是一把手,而且是2人,其专权的可能性就较小。第二,在行省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从而达到了分权和相互牵制的作用。第三,省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官员仍接受朝廷的考核,任免权属于中央。元二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选任。可见元代地方官须“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没有人事权,从而大大限制了行省的实际权力。

——摘编自王晋香《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行省制度的认识。
2024-02-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黄金水道”的交汇点,又以其地处丘陵且山脉横贯的地理优势,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六朝以来,镇江作为“东南锁钥”,身为军事要塞却并不封闭,反倒孕育着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北方移民和驻军涌入使其迅速繁荣明清时期,朝廷以漕运替代海运,镇江府漕运发展到顶峰。除了官方的漕运,地处商品经济活跃的江南地区,镇江开始作为中转商港而繁盛,沟通起各个方向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旧府城西门外沿江沿河地带(今京口闸)附近建立起的商贸中心,即日后的西津渡奠定了开埠前镇江港埠区域的空间格局。在鸦片战争前夕,镇江虽常驻副都统一员,但多以商业和文化的繁荣闻名于世。

——摘编自陈文彬《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列强为了直接介入内陆的中国市场,通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开放了一批内河的通商口岸,其中就包括1858年《天津条约》中所规定的镇江的开埠。镇江开埠后,在封建势力的打压和西方资本的蚕食下,长三角地区的铁路修筑较为落后,交通结构近代化显得步履维艰。进入20世纪,随着卢汉铁路(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及其附属路段的兴建,中国南北运输的动脉被打通;而津浦铁路与沪宁、沪杭铁路的贯通更是彻底地改变了千年来的贸易路线,极大地影响了途经区域城市的兴衰消长,镇江货物聚散码头的功能开始弱化,商业日渐凋敝。从1912年到1927年间,江浙地区的运河疏于治理,江南运河北段(即镇江段)淤塞甚多。

——摘编自张志毅《近代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概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镇江城市功能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镇江城市走向衰落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镇江城市变迁的历史启示。
2023-10-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严复是最先在中国发扬德、智、体三育并重的维新人士,他很看重体育,认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较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各级学校体育应有的措施。梁启超认为要使国家富强,“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他也认为“尚武”是新国民的特性之一,因此他非常重视尚武精神和学校体育。这些思想对于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子琪《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卢梭对古典主义教育残害人的心智发展深恶痛绝,他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他继承洛克体育教育应遵循“顺应自然与理性约束的原则”的思想,以自然状态为标准开展体育教育活动,他选择设定乡村为儿童成长环境,因为乡村的自然环境更接近自然状态。他将“身体——感官教育”作为儿童教育重点,强调教育者必须注重儿童的身体锻炼,主张遵循儿童的自然天赋和自然意志训练官能。卢梭站在社会意义视角,认为体育教育要磨炼人的意志品格,以此抵制过剩体力带来的妄动,抵御邪念的无限发展,最大程度上保持人类“生理”与“道德”上的孤独,成为身心健全的人。

——摘编自吴永全、陆小聪《扭曲的身体与自然的体育——卢梭体育教育观的整体面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体育教育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体育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