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由明嘉靖年间的范钦所建。阁内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不少已成为海内孤本;阁内保存了一部分雕版,弥补了明代古籍雕版存世极少的遗憾。据此可知,天一阁的修建和保护(       
A.奠定了近代出版业大发展的基础B.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对藏书的重视
C.发挥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功能D.得益于当时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2 . 1820—1911年间广州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年)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据表可知,此时中国(       
A.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自然经济B.清政府加速了改革的进程
C.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D.社会动荡加速人口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考古发现,约四千年前辽宁西部地区出现了“丰下类型”的原始文化。遗址中不少房屋的外围有着院落式的围墙;遗址中的谷粒,大都是在不同房址中发现,且大部分房址都有自己的炉灶。这说明此时该地区(       
A.部落出现权贵阶层B.财产私有已经产生
C.农业注重精耕细作D.建筑技术不断进步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4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他认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15世纪捷克思想家约翰·胡司主张用捷克语作礼拜,教权应服从俗权,神职人员应服从国家。他们的思想主张推动了欧洲(     
A.近代民族意识的发展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人文主义思潮的萌发D.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洪武年间,儒家经典及有关书籍成为当时出版物中的大宗。此外,政府的法令和记载典章制度的书籍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明中叶之后书籍的印刷范围日益广泛,医书、日用便览、童蒙读本等日用参考书也都大量刻印出来,文学书籍的出版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超越前代。明代刻书地点分布很广,最为著名的有福建建阳、南京、苏州。明代的图书出版主要仍是雕版印刷,刻书事业的经营者仍像唐末五代以来一样,包括政府官刻和私人两种,私人又分私家刻书和书坊刻书。书籍附图,到了明代更为盛行和精妙,书坊把精美的绘画当成吸引读者购买书籍的重要手段之一。

——摘编自南炳文《明史》

材料二:大革命以前的法国,狄德罗(1713-1784)和达郎贝尔(1717-1783)的《百科全书》以其新颖观念和广泛传播冲破王政时期书业管理制度的藩篱,催生了近代出版业。在18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伦敦成了世界书籍之都;一年一度的盛大书市吸引全欧书商汇集在德国菜比锡。出版业不断推出新产品,赢得市场;出版业借助欧洲大陆日益发展的工业化和扫盲教育的成果,将自己的影响扩展到几乎全体居民,大众文化于1860年至1880年之间在英国、法国和美国出现。到了1905年,巴黎的一本书印数可达十万,而在1912年的德国火车站候车室就有书籍由售了。

——摘编自莫里耶《突飞猛进的一百年——从欧洲近代出版业的诞生到大众文化的勃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出版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出版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版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大百科全书浙闻出版》对“宣传”的定义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图1、图2和图3是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的战争宣传海报。

图1                                     图2                                          图3

概括图1至图3美国宣传海报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战期间美国的宣传海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二战后法国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与实际年经济增长率(部分)

时间(年)

年经济增长率预测(%)

实际年经济增长率(%)

1966-1970

5.0

5.8

1971—1975

5.9

3.8

1976-1980

5.2

3.8

1981—1984

2.7-3.2

1.2

由表推知,当时法国(     
A.政府经济职能已经缺失B.自由放任政策弊端显现
C.国民生产总值趋于下降D.经济运行机制亟待调整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直观载体,也是不可或缺的图像史料。

综合图1、图2及所学知识,提取两条与历史发展趋势相关的结论,并运用图中信息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晋初期政府把南渡的北方侨民编入“白籍”,以别于南方土著的“黄籍”,并;有“不税不役”的待遇。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以现居地为准,不时将侨民编入月郡县户籍,称为“土断”,至此“白籍”逐渐消失。“土断白籍”的推行(     
A.扩大了北民的南渡规模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扭转了户籍的混乱局面D.加速了白籍人口土著化
2024-05-06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汉时期在地方推行由官定物价标准的“平贾”制,秦朝至西汉初期平贾的制定属于县,到了西汉中后期,平贾的定价中心由县转移到了郡。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治理能力的逐步提高B.地方行政权力趋于膨胀
C.政府对物价干预日渐松弛D.抑商政策得到有效贯彻
2024-05-06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