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顺治九年(1652年)清领海南后,黎族土官制度在较长时间内存续发展。清政府通过建立土舍、峒长、粮长、黎总、哨管等多样化举措,将势力范围深入基层黎峒地区,同时通过“黎人”担任土官直接治理地方。这种王朝自上而下式的治理姿态结合黎族基层土官自治的治理智慧,使清代黎区得以长时稳固,收效甚大。清政府以招民复业、奖励垦荒作为对海南地方官员考核、升黜的评判标准,诸多黎村“有腴田数十顷,黎人耕之,户口蕃庶,物产丰饶”。清政府在海南建立了以书院为主,义学及社学为辅的文化教育系统,各书院研习课程均依照王朝所指定丛书诸如《春秋》《诗经》《性理精义》等来学习、讲学。

——摘编自李超、田敏《土流共治与调适:清代海南黎族国家认同的三维向度》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抗战中,我国之所以能以空间换时间,同日本侵略者打持久战,是与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抗战的战略纵深地带和可靠大后方有着密切关系的。少数民族参加抗战,可使我国抗战具有与国际社会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加强联系的重要国际通道。抗战期间,浴血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朝鲜、蒙古等民族的优秀儿女,驰骋在冀中平原的著名抗日铁军“回民支队”等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爱国爱家、保家卫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缩影和典型代表。

——摘编自陈国裕、祁若雄《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治理海南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少数民族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扩大了政治代表的基础,国会议席得到重新分配,在市镇中凡握有土地或屋宇、每年收益达十磅者即握有选举权,但工人阶级却不得参与政权。当时英国的人口约两千五百万,有选举权者还不到百万。英国宪章运动的爆发系由于人民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不满,要求重新调整选区,使国会更具有代表全民的性质,使更多的无产阶级人士得以参加下院。1867年英国通过第二次革新方案后,民主政治才获得重大的进展。这一次的改革几乎使选民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城市的产业工人得到最大部分的政治权利。城市中选举的资格虽已放宽,但是各州乡村中农人所受的限制依然照旧,结果1884年又通过第三次革新方案,取消此种不合理的现状。这两次革新方案都是在重新分配议席,结果则近乎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制。以上重大的改革逐渐使英国走上真正的民主的途径。到了20世纪初年,英国的上层与中层阶级就不得不将他们对于政府的控制交与新起的劳工代表。

——摘编自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的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同黄炎培谈话时,就指出走出王朝兴亡周期率的办法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人民内部实行人民民主,对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实行专政。1954年通过的宪法,确立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要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分别用专政和民主的方法解决。此外,刘少奇也指出:“我们必须更加发扬人民的民主,扩大我们国家民主制度的规模”。这些都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方法。

——摘编自杨士泰《新中国民主法治的历程与经验探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英国民主政治相比,新中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新中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2023-05-14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代劳动教育思想
春秋管仲:劳教定而国富
敬姜: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渎则忘善,忘善则愚心生
战国吴虑:教人耕者,其功多
魏晋陶渊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矣冀!儋石不健,饥寒交至
明代吕坤: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
朱伯庐:黎明即起,洒扫反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张晨祥:治生以稼穑为先,舍稼穑无可为治生者
清代汪辉祖: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

——摘编自王秀杰等《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与价值创生进路》

材料二   一战期间,14万中国劳工“以工代兵”奔赴欧战。《达东评论》的一篇文章称赞说:“毫无疑问,华工赴欧援战将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将成为这次欧洲大战史上最重要的一方面。”1917~1918年间,《华工杂志》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法国铁路和纺织工人罢工运动、日本罢工风潮、俄国工人罢工运动以及伦敦纺织工人罢工运动等。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有200多万。1914~1919年,工人举行的全国性罢工有108次。陶希圣在谈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一些运动的影响时说:“各种社会思想和政治学说在学生大众中如风起云涌,并行不悖……社会问题的主流的劳工问题亦渐从知识分子的空想转入社会的实际生活……他们与劳工为伍”。正是通过这一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了中国社会思想。此后,“劳工神圣”逐渐取代“德先生”与“赛先生”,成为最响亮的口号,这让人似乎感觉在“吾人最后之觉悟”意犹未尽时,突然被另一个新号角打断,然而审慎地考察就会发现,历史的潜流已在悄然涌动,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摘编自熊秋良《五四知识分子对“劳工神圣”的认知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劳动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关注劳工问题的背景,并简析其意义。
2024-04-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越来越复杂,科学活动愈加需要正规训练,因而到19世纪末时,科学家成为全职的专业人员。进入20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机构被合并到大学系统,他们在大学、科学和军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盟;民间和(企业)法人的研究与发展,结合成为有同样观念的知识生产机构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曾经在大学内部盛行的规范和价值。到19世纪下半期,交通的便利增进了个人间的接触,科学期刊与学会会议使一切研究者随时都可以得知新的成果。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上半期,欧洲各国学术活动各自为政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科学再度国际化。

——摘编自韩彩英《论19世纪西方现代科学文化及科技文明的形成》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渐形成以国家目标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导向的“大科学”与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小科学”协调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英、法、德等科技强国充分发挥科学传统浓厚和基础研究扎实健全的优势,不断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这些科技强国积极推动科学和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强化竞争优势。如美国圣地亚哥、波士顿以及旧金山湾区是生物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奔驰、保时捷等著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世界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

——摘编自白春礼《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后西方科学研究出现的新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2024-04-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漕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始于秦汉而终于晚清,是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要经济内容。漕运的发展轨迹与整个封建经济的动向密切相连。秦汉时期,漕运体现出无常制、无常时、无常额的特征,漕粮多为军事费用,漕运方向由东至西。唐宋时期是漕运的大发展时期,由于运河的开通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漕运方向由东西向转为东南西北向,漕运渐趋稳定,有相应的成法、固定的职官和额定的年漕量,漕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经济体系。元代主要采用海运的形式运输漕粮。明清时期,由于历代的积累和统治者的重视,此期漕运的组织、机构、政策都十分严密和健全;明清漕运涉及的范围很广。此时,漕运重心已完全落在南方,漕运方向转变为南北向。

——摘编自吴琦《漕运的历史演进与阶段特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漕运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6 . 中国苦力贸易和非洲黑奴贸易,同属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人口掠夺的行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黑奴贸易,主要发生在16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初。都铎王朝时期,女王伊丽莎白大力支持和参与这项罪恶活动。1672年,英国政府为了更好地组织黑奴贸易,给“皇家非洲公司”颁发了特许状。但随着中小新兴港口商人和殖民地种植园主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在1698年取消垄断,实行黑奴自由贸易。据统计,在整个奴隶贸易年代里,英国从非洲运走的奴隶数目,是其余各国总和的四倍。利物浦每年从奴隶贸易中平均获纯利30万英镑,布里斯托尔在18世纪因黑奴贸易发展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

——摘编自陈紫华《英国的黑奴贸易》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了大量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续增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毫无禁阻。”一般来说,苦力是签有契约的,尽管绝大部分是被迫签约的,在形式上它是“合法”的。苦力船上的超载和缺粮缺水以及对苦力的虐待一点也不亚于贩奴船。苦力贸易的猖獗期是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这期间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参与了这一血腥的贸易,获取了高额利润。据统计,在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以契约华工的形式掠走1000多万中国人。

——摘编自张忠祥《中国苦力贸易与非洲黑奴贸易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黑奴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相比黑奴贸易,中国苦力贸易有何不同并分析其猖獗的背景。
2022-08-14更新 | 31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9年,赢得日俄战争胜利的日本人为了巩固其在“南满”的统治,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实施了城市“电气铁道"筹建计划早期有轨电车有1921年生产的带空气制动器的“41型",有19255月生产的带转向架的“301型”,还有19286月生产的“满铁”。白色电车专供外国人乘坐,中国人只能乘坐红色低级“劳工车”——侵略者将现代交通的文明成果带到这座城市的同时,也将殖民地的耻导深深地烙在大连人民的心里。

——摘编自老海《大连百年有轨电车》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大连市交通公司的带领下,大连有轨电车得到了大规模修复和发展。20世纪5060年代是大连有轨电车发展的巅峰时期,总长48.9千米,车辆144台,职工5000余人,日均客运量45.33万人次。所有市民均可乘坐,为人津津乐道。大连有轨电车成为当时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据《大连公交110周年》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大连电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大连电车服务恢复与发展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多次出兵平定西北边疆叛乱,完成了对新疆、西藏的完全统一,击败沙俄侵略,收复台湾。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前提下,允许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限自治;不同地区颁布了如《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藏通则》等相应的法律;各地因俗设官(制),如驻藏大臣、军府、盟旗等;对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用封爵、给俸、联姻、朝觐等措施加强联系;不断赐封喇嘛教领袖,在蒙藏地区形成了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系统;蒙古族集中生活地区划定牧区、屯田(新疆)、 实行招民开垦(西南地区)等,大力发展边疆经济。

——摘编自马汝珩、 马大正主编的《清代的边疆政策》等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沙俄武装强占伊犁、阿古柏盘踞新疆喀什等地、日本国入侵台湾,清朝面临边疆危机。对此,李鸿章的意见是:“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否则,只此财力,既备东南万里之海疆,又备西北万里之饷运,有不困穷颠蹶者哉?”丁宝桢的观点是:“各国之患,四股之病。患远而轻;俄人之患,心腹之疾,患近而重。”左宗棠的观点是:“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今之论海防者,以目前不必专顾西域,请以停撤之饷匀济海防;论塞防者,则主宜以全力注重西征,西北无虞,东南自固。此皆人臣谋国之忠,不以一己之私自封者也。”

——摘编自尹金海 《学术视野中的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说明清代前期稳固边疆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官员应对边疆危机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2022-05-23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