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下表为先秦典籍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华传统文化(     

典籍

内容

《周易》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论语·述而》

子钓而不纲(渔网),弋不射宿(休息的鸟兽)

《孟子·梁惠王上》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鱼网)不入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A.重视以民为本B.主张和而不同
C.强调多元互鉴D.蕴含环保思想
2024-05-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破格”选任官吏:管窥两汉的盛衰汉代官吏选任除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以下为《汉书》和《后汉书》的相关记载。

《汉书》的记载

◆“(桑)弘羊,洛阳贾人之子,以心计(心算能力),年十三待中。”

◆河南贾人卜式因“愿输家财半助边”“数求入财以助县官”,被武帝超拜为中郎。

◆韩安国“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在吴楚之乱时因“捍吴楚于东界”,“名由此显梁”,后来“坐法失官”,汉武帝“素闻安国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

《后汉书》的记载

◆东汉时陈神“仕郡功曹”,“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因坐刺史臧罪被下狱,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后举茂才,为汉中太守。

◆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

◆东汉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先后担任黄门侍郎、侍中、执金吾、河南尹等。

◆单超、徐璜、具瑗、左棺、唐衡五个宦官,因诛除梁氏有功,得到桓帝宠幸,“破格”同日封侯,称为“五侯”。

(1)哪类人在汉代易被统治者“破格”选任?
(2)分析汉代实行“破格”选任官吏的利弊。
3 . 下表是史书中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绢马贸易的记载。据此可认定,当时(     

出处

记载

《全唐文·赐突厥玺书》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将国家彩帛,彼此丰足,皆有便宜。
《新唐书·食货志》时回纥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唐朝)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而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
《新唐书·崔从传》党项互市羊马,类先遣帅守,(崔)从独不取,而厚慰待之,羌不敢盗境。
A.丝路通畅便利商品交流B.国家强化对边疆的治理
C.政府主导开展绢马贸易D.民间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2024-05-2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     
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
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
2024-03-04更新 | 199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故上衣玄下裳黄。”乾即天,坤即地。上衣如天即用玄色,下裳如地即用黄色。人们穿着上玄衣下黄裳,拜祖先、祭天地。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A.重视敬老孝亲B.崇尚天人合一C.追求家国情怀D.强调敬天保民
2024-04-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两汉至隋唐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一批西亚乃至北非、欧洲特有的农作物品种被传入中国境内。如葡萄、石榴、西瓜等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菠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也成为重要的蔬菜。本土种植的一些蔬菜品种则被取代。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启了美洲与其他大陆之间的农业交流。据《农政全书》记载,最早引种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番薯成为当时重要的救灾农作物,“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进入清代中后期,番薯因其耐瘠高产的种植特点,迅速成为民众重要的主食来源。在某些地区,番薯甚至取得了与“五谷”类似的地位。此外,美洲原产的蔬菜类作物也大量传入中国,如辣椒、番茄、南瓜等成为中国人新的食物选择。辣椒“有辛味,可调理食味,乡人多嗜食之”;南瓜、番茄等在传入中国后,也纷纷取得了类似的地位。

——摘编自王思明《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展为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端午节的历史

时期地域纪念人物习俗
汉代
之前
中原和长江中下
游地区
待考证时间尚未固定,与夏至相结合;受端午是恶日的
观念影响,主要活动有采药、用药、采兰沐浴、
禳除灾害等。
两汉浙东地区曹娥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
有的节日;避恶是主要功能,活动有采兰沐浴、
戴五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
梧州陈临
荆州等地屈原
魏晋
南北
吴越地区勾践端午节被视为良节;南方的尝新、庆丰收等习俗
与北方观念融合;端午与夏至习俗融合;角黍和
竞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出现。
江浙一带伍子胥
三晋故地介子推
南方地区屈原
隋唐
宋元
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兰汤沐浴蔚然成风,粽子品种花样丰富,龙舟、
竞渡、射柳等活动见于史书记载;宫廷活动规模
盛大、热闹。
明清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大体定型;家
庭、地域层面的习俗见诸各类记载。

——摘编自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端午节的演变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2009年,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入选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金史》记载,泰和五年(1205年),尚书省有奏: “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而易无用之物。若不禁,恐耗财弥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饮茶加重政府财政负担B.华夷一体观念受到冲击
C.商业贸易推动文化融合D.政权对峙造成物资匮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北宋时期部分文士卖诗文赚钱养家现象的记载。这反映了宋代(       
文士地区事件记载
张寿山人汴京自言“某乃于都下三十馀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
许洞苏州曾卖诗还酒债:“许洞以文辞称于吴尤遂《左氏春秋》,嗜酒,尝从酒家贷饮。一日,大写壁作歌数百言,乡人竟来观之,售数倍,乃尽捐其所负”
吕川扬州“卖诗于市,句有可采者”
A.抑商政策废除B.商品经济发展
C.诗文创作繁荣D.文士地位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左传》记载,前676年,虢公、晋侯朝见周王,周王以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赐给二人玉五毂,马三匹;前488年,根据吴国的要求,鲁国以相当于侍奉周天子的规格百牢(即猪、羊各百头)之礼招待前来会晤鲁公的吴王夫差。据此可知(     
A.礼崩乐坏影响政局稳定B.社会治理秩序亟需重构
C.礼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D.政治经济实力左右礼制
2023-06-01更新 | 146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