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在某权威文献数据平台,输入关键词可检索出不同年份出版的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如图为分别输入“实业”“社会主义”“民主”“民族”后平台统计出的数据情况。其中符合“民主”一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5-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埃及历史教科书《中国摘要》中的古代中国形象

材料一   埃及历史教科书中人物出现频次表   

人物名字频次
炎帝、秦始皇、苏轼、伏羲、神农、黄帝、女娲、尧、黄帝妻子、舜、启、仲康、夏、商汤、商纣王、武王、穆王、孔子、老子、孟子、汉太祖、刘盈、曹丕、汉武帝、惠帝、隋炀帝、李渊、唐玄宗、赵匡胤、赵祯、成吉思汗、忽必烈、铁穆尔、元顺帝、朱元璋、朱允炕、代宗皇帝、康熙、吴三桂、郑和、吉尔丹、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45

材料二   中国默默无闻,与世隔绝,人们不知道关于它的任何消息,直到阿拉伯人往来与它,他们(阿拉伯人)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籍,这些都是使世界人们注意到中国的原因。很多朝代都有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的事迹,如:唐朝时阿拉伯国王亚兹德到中国避难,在唐朝皇帝的影响下开始修身养性。

材料三   在书写中国古代历史时,该书情感倾向为“积极”的数据共26条,达到了46%;情感倾向为“中性”的数据有23条,占41%;情感倾向为“消极”的数据有7条,占13%。对情感倾向为“积极”的词频分析,排前三位的词为:“王国”“古老”“伟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彭飞等《埃及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1)根据材料说明埃及历史教科书中塑造的古代中国形象。
(2)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对埃及教科书塑造的古代中国形象加以评析。
(3)对《中国摘要》古代中国形象的不足,提出你的修改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1644年,各交战方在威斯特伐利亚举行和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体系削弱了当时几乎成为欧洲主宰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促进了多元政治体系的形成。德意志众多个诸侯邦都成为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荷兰、瑞士不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结束了全欧规模的三十年战争,在欧洲确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但并没有因之而造成欧洲真正和平、稳定的局面。各国为了巩固和增强自己的实力地位,仍在不断地进行领土扩张和人口兼并。列强的争斗也不仅在欧洲展开,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摘编自李爱华《马克思、恩格斯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评析》

材料二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图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数据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影响。
(2)从材料二A、B两个时期中任选其一,指出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并分析其国际背景。
4 . 1860年,英国炼铁工厂的年人均产量为23.9吨,美国为16.2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炼铁工厂人均钢材产量为44吨,美国为69吨。20世纪初的数据表明,英国工人的平均功率为5.3马力,美国为10.8马力。对此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钢铁产量变化改变了两国产业结构B.加强技术革新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C.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D.控制海上霸权可保障国力领先世界
2021-12-13更新 | 29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是我国从“二五”计划开始到1990年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单位:%)比较表。

注: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用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代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是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减得到。数据来源见国家统计局(1999、2010)。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调整B.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确立
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遗产是指建筑群与机器、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提炼、能源、交通等具有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遗址。它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1975年,欧美等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1995年以来,工业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以下为截止到2010年世界工业遗产的统计情况。

材料一   世界工业遗产登录时间分布图

材料二   世界工业遗产各洲产业分布表

——摘编自崔卫华《世界工业遗产的地理、产业分布及价值特征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工业遗产的时空及产业分布特征,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2024-02-04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明末松江部分地区棉田占到耕作面积的一半,有的地区种稻谷者仅占十之三四;太仓“统计州县地不下八千余顷,大率种木棉者十之七”。这一现象(     
A.适应了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B.凸显了当时区域分工的加强
C.反映了传统经济结构的解体D.体现了当地粮食亩产量的提高
2024-02-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美元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在2000年左右达到最高,超过72%,此后不断下降。虽然在2013—2015年因欧债危机出现短暂回升,但此后再次回落。截至2022年底,已经降至不足60%。这一现象(     
A.表明美元已丧失世界货币地位B.反映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完善
C.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2024-02-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五一”节的纪念活动,“在工界作简易之宣传,俾彼等了解个人之利害与夫世界之趋势”。192551日,在广州纪念“五一”节活动时,适逢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在广东召开,全省农民大会又恰巧在该日成立,故广州工农学三界大联合,巡行人数达20万群众,沿途高呼“劳工神圣”“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声势之盛,前所未有。在纪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多次阐明纪念“五一”节的意义,先是谋求“工人的幸福”,再是谋求“人类的幸福”。

——摘编自曹晓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念》

材料二   《人民日报》中有关劳动节的报道较多,其中有关劳动节的评论基本上是以社论形式出现。19492018年带有“劳动节”主题字样的社论文章共计52篇,对全部文章进行词频统计,报道的主题方面,建国初期的报道主题以生产节约(23.6%)、和平战争(22.3%)为主,改革开放初期以工人地位作用(16.9%)、牺牲奉献(7%)为主,市场经济时期(1992年以来)以赞美劳动(19.7%)、工人地位作用(9.4%)、关怀工人(8.7%)为主。

——摘编自周存《礼赞与动员》


(1)根据材料一,简析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期间纪念劳动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对建国后《人民日报》关于劳动节报道主题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
2023-05-28更新 | 29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上海罢工停业案件原因统计(1918—1932年)。这表明在此时期(     
上海罢工停业案件原因统计(1918—1932年)
业务(与团体交涉有关)案件数百分比业务(与团体交涉有关)案件数百分比
工会或团体协约:工会90.80同情的232.05
团体协约12811.42政治的121.07
雇佣状况:在佣或解雇21619.27其他625.53
工资或待遇55549.51
作时间、制度或其他11610.33总计1121100.00
资料来源:刘大钓《上海工业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94页)
A.团体组织争取工人权益作用显著B.政治因素对工人运动的影响有限
C.民族企业衰败造成工人运动频发D.阶级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3-12-31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