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资治通鉴》卷226这样概括两税法的征收办法:“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先以支出定赋税总额,再分配各地征收B.主户和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
C.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征收户税D.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2 . 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是(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2-09-08更新 | 4378次组卷 | 4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创设内阁制度,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健全地方行政
B.完善中央机构
C.削弱皇帝权力
D.强化君主专制
4 . 1875年,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这一观点
A.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
C.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D.提出了变革政治的迫切要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相伯,清末民初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l900年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3000亩田产捐给教会,规定将其作中西大学的学生助学金。l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学校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专业分为文学、质学(科学)两类,后发展为文学、致知(哲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四大学科。1905年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辛亥革命前后,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

热衷教育救国的马相伯对革命也非常支持。1904年夏。破格录取讥讽时政而被清廷通缉的“要犯”于右任。辛亥革命前后,因其德高望重,孙中山将他聘为南京第一任市长。他还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参政院参政、平政院平政等职。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加抨击,认为“天下之大盗.莫大于君主”。

九一八事变时,他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自1932年11月起,他连续四个月发表了l2次国难广播演说。他先后发起组织多种爱国救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

——摘编自李天纲《马相伯卷》等资料


(1)根据材料,概括马相伯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马相伯活动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2019-09-06更新 | 728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励德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17世纪,荷兰人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来解决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货币的问题,又创建了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体系来解决商贸发展的投融资等问题。据此可知,当时荷兰金融业兴起的背景是(   )
A.专制王权不断发展
B.欧洲封建制度加速崩溃
C.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地中海沿岸经济较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
A.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防止产生私人垄断资本
9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58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人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两学”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质变
C.政府失去了对舆论的控制
D.民族救亡意识凸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