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3年11月5日,上海浦东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挂牌成立。浦东法院还开发了涉自贸案件大数据分析系统,自动收集、分析上海乃至全国涉自贸案件的分布、案件信息等数据,从而形成自贸案件分析数据库。上海浦东法院的这些举措(     
A.丰富了国家法律体系B.有效预防了经济犯罪
C.利于推动“依法治国”D.实现了司法公平正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材料二   1949年国家粮食管理局成立,加强了对粮食的管控。1953年为配合工业化之需求,实行粮食等产品统购统销,进行计划收购和计划销售。1958-1962年,国家对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改进,普遍实行定量配给制,以粮油票来供应粮油。“文革”时期,粮食供应问题再度恶化。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同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开始逐渐恢复粮食贸易市场,实行多渠道的粮食经营策略,粮食产量回升,但财政补贴日益加重。1993年起,粮票制度被废除,全国的粮食统销制度被取消,并且逐步开放粮价。我国加入WTO后,使得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摘编自何思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49~2018年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发展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变迁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战时期,叶剑英受中共中央委派,前往国统区工作。期间,他发表大量的时政和军事文章,宣讲抗战的战局特点和战略问题,以及敌后游击战的经验等。《新华日报》和偏向于国民党的报刊杂志都成为叶剑英宣传的阵地。193811月,国共合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叶剑英为国民党将领讲授游击战术课,改变了国民党军将领只打正规战的观念。应民主人士之邀,叶剑英多次参加时事讨论活动,并广泛接触军政界各派系爱国人士。1940年,针对国民党顽固势力对中共“破坏抗战,制造摩擦”的污蔑,叶剑英用充分的数据和详实的资料进行反驳,并强调一定要“求得解决(摩擦)的办法”。叶剑英的一系列统战实践为维护全民族团结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谢涛、周竞风《抗战时期叶剑英的军事统战工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抗战时期叶剑英在统战工作中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叶剑英在统战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原因。
4 . 张宇燕、郭濂主编的《中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比较》中所呈现数据如图所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美国(     
A.通过殖民扩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B.为降低成本对外转移制造业
C.在美苏争霸中综合国力日渐衰退D.不断加强对国内经济的干预
2023-08-23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1876年至1880年工业国与农业国间的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的51%,农业国间的贸易占4%,工业国间的贸易占45%,1913年分别为52%、5%、43%,1938年分别为50.48%、9.09%、40.43%,1956年分别为48.07%、9.86%、42.07%。这些数据折射出(       
A.农业国家经济过度依靠工业国家B.国际经济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正在逐渐衰退D.国际贸易分工仍具有不平衡性
6 .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发达国家修建了铁路并展现出铁路运输的潜力,此时的德国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英、法,但不甘落后的德国人也开始修建铁路。下表是1840—1851年德国从英国和其他国家进口机车数量以及自产机车数量的数据统计表(单位:辆)。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英国丧失了工业革命领头羊地位B.德国铁路建设推动了制造业发展
C.德国的制造业已完成了国产替代D.铁路推动了德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7 . 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二者的关系,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北地区自汉代以来就一直进行农业耕作,宋代又砍伐了大量森林,这里成为中国最早出现环境退化迹象的地区。1855年,帝国放弃了维护大运河这个传统的治国方略后,高粱秆等燃料都变得稀缺起来,这导致了日益增多的大洪灾,取暖和做饭的燃料也越来越少,人们会从生态上极为关键的村外地区——河堤、山坡、荒地和以前的林地榨取资源,导致作物产量的下降。后又被迫燃烧畜粪这类效果极差的燃料,而且这还是一种绝对必要的肥料。在约1700年到1900年近200年的时间里,清朝历任皇帝和督抚都通过筑堤、引渠和挖泥来稳定首都地区的河流,但仍然无法消除水患。京畿地区随着东淀和西淀的日益淤塞,农民开始将其垦为农田,19世纪后期时,今天北京周围的河流已经很少有水流了。华北平原环境的退化使该地区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当然受到了影响,加剧了粮食短缺,整个地区都会遭受饥饿的打击。各地出现的匪患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美)马立博《中国环境史》

材料二:19世纪,英国伦敦工厂林立,居民众多。伦敦城内成千上万个烟囱排出煤气、煤烟和灰尘直冲天空。1873年12月一场大雾笼罩伦敦,造成近千人死亡。到1956年,英国议会通过《清洁空气法案》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只准烧无烟燃料、推广使用电和天然气;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增加的汽车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政府随之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费和停车费,使得地铁成为大多数伦敦人出行的首选。

——摘编自《气象灾害大事件》第24期

材料三:“由亚行与众多专家完成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2013年1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以来我国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19世纪的英国环境问题的不同成因。并说明对现今中国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观点。
2022-12-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统计的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1999—2021年),图示数据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崩溃B.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C.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全球货币体系正酝酿新一轮变革
9 . 数据显示,19世纪30—40年代的英国,妇女占机械学院学员的1/5~1/3。1851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技术学校中有5710名女性,约占总数的24%。此外,还有其他行业技能培训学校直接为女性提供做行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女性(     
A.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B.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
C.在家庭中的角色彻底改变D.积极投身争取权益的斗争
10 . 当工业化在西方日新月异之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才艰难起步。如图反映了1891~1911年中国机器进口的投入情况。图中数据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发展成效较为明显B.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C.追赶世界任重道远D.结构调整趋于合理
2022-04-17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