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资料。据此可知,该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主要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主要时期

18世纪及之前

19世纪和20世纪

21世纪及之后

主要生产要素

土地、人

人、资本、企业家

人、技术、信息

主要劳动对象

土地

机器

人、数据

主要劳动形式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心力劳动

主要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口口传授

学校教育,书本讲授

联合教育,数字传播

主要教育目的

重在传承

重在守正

重在创新

A.民众的教育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B.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连
C.当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亟须变革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
2023-09-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批科技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西方的灌溉技术;《天工开物》注意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据此可知,明清科技(     
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
C.在传承中有所创新D.突破了封建体制的束缚
3 . 如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B.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现实需要D.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3年11月5日,上海浦东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挂牌成立。浦东法院还开发了涉自贸案件大数据分析系统,自动收集、分析上海乃至全国涉自贸案件的分布、案件信息等数据,从而形成自贸案件分析数据库。上海浦东法院的这些举措(     
A.丰富了国家法律体系B.有效预防了经济犯罪
C.利于推动“依法治国”D.实现了司法公平正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初的英国,霍乱等流行病肆虐,一些统计学家、医生和其他民间有识之士,开始用他们的专业技术、理性思维和人道主义精神,领导了3040年代的公共卫生改革运动,推进了公共卫生改革进程。他们较早利用调查和数据方式对社会卫生状况进行研究,向民众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也号召民众以向议会提交请愿书的方式,来推动公共卫生的立法进程。一些志愿团体,关注工人的住房、清洁等状况,将公共卫生及改革的理念传递给工人。1848年的霍乱爆发,推动英国中央政府通过了《1848年公共卫生法》,成立了中央及地方相关卫生部门,标志着英国近代公共卫生迈入了制度化轨道。

——摘编自张晶晶《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公共卫生运动中的医学争论研究》

材料二   为抵御美国细菌战,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后改称“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反细菌战,加强防疫宣传工作。接着,全国各地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全国人民迅速掀起了以反对美国细菌战为中心的人民防疫运动。当时主要任务是消灭传播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病媒害虫,被人民群众称为“爱国卫生运动”。截至1952年底,全国清除垃圾、粪便等1.6亿多吨,许多地方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1956年,中共中央把爱国卫生运动写进农业发展纲要,标志着爱国卫生运动开始从突击性的运动向经常性运动转变,从粉碎细菌战向消灭疾病转变,从保家卫国向移风易俗、改造国家转变。

——摘编自肖爱树《被WHO誉为“中国的国宝”: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中、英两国公共卫生运动产生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公共卫生运动的异同。
2023-03-10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3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华北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到20年代,黄河流域的产棉量已占全国54%。特别是天津,成为和上海、汉口并驾齐驱的全国三大棉市之一,集散了冀、陕、豫、晋、鲁各省的棉花,这些棉花不仅大量出口海外,也用于供应国内方兴未艾的棉纺织工厂。河北省农村地区距离天津较近、交通便利,不断扩大棉花种植,成为民国时期棉花种植最为发达的省份,各县几乎都盛产棉花。

——摘编自苗青《从〈红旗谱〉看近代华北地区棉花的种植》

材料三   20122022年期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稳中略降,但单产量却得到了增长。除了2013年与2019年受灾害性气候的影响使得棉花单产有所下降外,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整体呈增长的走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1992.2公斤/公顷,比2021年增加99.6公斤/公顷,同比增长5.3%,再创历史新高。

——摘编自《中国棉花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00年前后至1800年前后英国棉产品出口走向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天津成为全国三大棉市之一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代中国棉花单产量整体增长的意义。
7 . 高福利国家瑞典于1960年出台的数据显示,一个普通工人在职期间要缴的各种税和保险占到其总收入的40%-50%。甚至出现工人加一天班收入的绝大部分被征收,而在家一天却得到全工资的怪现象,人们工作和不工作的收入相差不到20%。这说明当时瑞典(     
A.劳资矛盾的不断激化B.经济危机得到了抑制
C.国家财政危机的加剧D.公平与效率双重失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9181926年中国工人罢工相关数据

年份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总数
实际罢
工次数
256646499147563185351233
由“爱国
运动”引
起的罢工
次数
0350011114119198
有报道的
参加罢工
工人总数
6455915204614010802513905035835618607848215395851813291

材料二   五四运动应看作历史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事实上,自19世纪西方势力开始撞击古老的中国,中国就开始了她的蜕变,她调整了脚步,走了相当远的一段路程来适应现代文明,而五四运动实是这段旅程中要事频繁、最富于决定性的一个阶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8—1926年中国工人罢工运动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是这段旅程中要事频繁、最富于决定性的一个阶段”。
2024-01-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欧洲教育(Education),圣经(Bibles),科学(Science)和商人手册(Merchants’Manuals)四个学科领域图书印刷数量的年度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印刷书促进人文主义文化的发展B.欧洲的印刷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C.印刷书出版随宗教改革达到顶峰D.欧洲的文化知识水平总体下降
10 .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
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
③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
④“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