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93 道试题
1 . 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唐代长安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些现象(     
A.表明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B.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推动了区域间文化融合统一D.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东海、南海的海上航路,同高丽、日本及东南亚、南亚、西亚进行往来,主要贸易港口,有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杭州以及山东半岛的密州、登州等。除了大量的民间海上贸易活动外,两宋还通过“朝贡”“回赐”的方式,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许多亚洲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广州、泉州等海港城市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市舶司的收入,成为支撑宋朝财政的一项重要来源。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15世纪末成为最早航至印度的欧洲人,在其后的一百年间,葡萄牙人一直企图控制印度和亚洲的胡椒贸易,但是未能如愿。17、18世纪,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想要取得掌控权。黑胡椒的历史和两家与罪恶的殖民主义有如同义词的公司密不可分,即英国东印度公司及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荷兰人将鸦片当作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生产胡椒的货款,催生了祸害匪浅的鸦片贸易。所以伏尔泰说,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没有“未被血染红的”。英、荷两家东印度公司的对立长达两百年,其无止境地开发国外的资源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形成了现代全球贸易的推力。

——摘编自【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西方的“胡椒贸易”。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考古资料,距今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由榫卯与绑扎结合而建的干栏式建筑,在黄河中游的临潼姜寨遗址则发现了地面式土木建筑。这一差别主要是由于(     
A.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B.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C.南北文化习俗的差异D.地域生产方式的变化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元代开济州河、会通河与通惠河,改隋唐运河之弯曲,将运河线路变为直线,直接连接北京与杭州,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此举意在(     
A.提高大运河的通航能力B.促进商品流通发展经济
C.加强国家对漕运的管理D.沟通南北经济稳固统治
昨日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20世纪初,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这表明(     
A.美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人口增加导致“城市病”恶化
C.交通发展引发社会变革D.城市化推动了交通技术进步
昨日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民族独立浪潮冲击,1959年,新加坡在英联邦范围内实行自治,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联邦内的一个州,1965年8月,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建立了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后的新加坡是一个具有明显移民特征的城市国家,多元文化和谐共处,为新加坡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

材料二   全世界的国际移民(外籍人口)由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其间年增长率达1.9%,然而他们的分布在地区间很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1990年发达地区国际迁移人口占其总人口的4.5%,发展中地区为1.6%。国际迁移对人口增长有着重大影响。1990年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中,有45%来自国际净迁入,而国际迁移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下降了3%。

——摘编自邬沧萍陈卫《世纪之交的全球人口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新加坡形成多元文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纪之交国际移民流动产生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下表是1948年金圆券物价形势。据此可知(     

                           商品

日期

大米(171磅)

面粉(49磅)

石油(22加仑)

1948年8月22日

金圆券20元

金圆券6.9元

金圆券58元

1948年11月6日

金圆券240元

金圆券73元

金圆券550元

A.国民党的统治危机加剧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国内金融秩序趋于稳定D.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长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明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折成银两,一并征收。清代康熙年间宣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作为定额被固定下来。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丁银完全按田亩征收。上述改革(     
A.旨在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B.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使政府对百姓的控制加强D.提升了政府基层治理能力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宋代正式建立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在各路设置提举学事司,掌管“一路州县学政”。这些举措(     
A.提升了民众的文化水平B.助推了科举制的完善
C.便利了文化的传承发展D.促成了文化的世俗化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人类有意识地开始商品贸易,有些东西就开始在商人商队的贩运下成为商品,满足各等人的各种需求,有的是生活必需品,有的是奢侈品。历史上的物质流通往往就是这样。以“糖”的历史为例,植蔗制糖,它的生产、加工、消费、贸易,连接起印度、中国、欧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不仅有不同区域间的文化、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交流,有世界市场中的三角贸易,有殖民、奴隶贩卖以及追求自由与独立,也有近代工业化的刺激,甚至还有糖加上咖啡与茶形成的聚会与交流场所,在欧洲形成的近代“公共领域”。类似的商品还有丝绸、瓷器、香料、茶叶、纸张、白银、棉花等。

——摘编自葛兆光主编《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中册)

由“物”观“史”,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影响全球史的商品”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选择“糖”以外的一种商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