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人赵卫彦对银矿的采冶作了详尽的记载:“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以火锻为大片。”白银“计坑冶之盛,实始于宋代”。宋朝中央的制作机构文思院等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更大,而且宋代的“私家制作和买卖金银器皿的作坊行铺更多,也更为广泛。在汴京临安和建康等大城市中都有金银行或金银铺”。北宋初,河北兵已是“岁一遣使赐银鞋”。除鱼袋、鞍辔、束带之外,宋初以银为饰已很少列入禁条。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娶亲用银器、酒店饮食店乃至卖“冰雪”的器皿都用银器的情况。

——摘编自王文成《唐宋之际白银使用的发展》

材料二

史料内容文献
史料一朱元璋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
史料二“行在卫所军官俸米,俱在南京支给,缘路远无力运.......宜量派江南路远州县税粮内照数估直折收银、布、绢、缎匹,解赴北京,准作军官月俸。《明英宗实录》正统元年三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白银生产和使用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对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尉卒律》载为计,乡啬夫及典、老月辟(排除)其乡里之入、彀(gòu,出生)、徙、除及死、亡者,谒于尉,尉月牒部(文书登记)之,到十月乃比(核实)其牒,里相就殴(也)以会计;《金布律》亦载:吏先为(?)印,敛,毋令典、老挟户赋钱。

——摘编自岳麓书院所藏秦简

材料二 明朝户部主管会计工作,省、府、州、县都有主管会计。国家按四柱清册制定了统一的账簿格式一印信文簿,颁行全国。印信文簿是国家主要账簿,具有总账性质,规定每天登记,定期选官送部里。中央各部门,地方府、州,又设置专项分类账薄,如盐院的红字簿”“钞关文簿等。账簿的记登记实数,又登记按数量折银或钱的金额,以登记金额为主。

——摘编自王光达《中国古代会计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实行会计制度的背景,并说明材料一对于研究秦朝会计制度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会计制度的影响。
3 . 近年来,由于蒋介石日记和《蒋中正总统侍从人员访问纪录》的公开,不论是两岸民间还是史学界,对蒋的研究、评价都有所转变,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可能要重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一手资料两者所述内容真实
B.蒋介石日记比口述记录更加真实
C.真实性必须由档案史料来佐证才能确定
D.作为一手资料两者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 . 《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的“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     
A.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B.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
C.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D.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
2023-08-18更新 | 1174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导致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惊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A.史料选取不同B.史学观念不同
C.内外时局不同D.社会性质不同
2022-11-21更新 | 24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9届高三7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料显示,汉初约有60万将士因赐爵而获田宅,军爵受益面达300万人,约占当时西汉人口五分之一。军功受益阶层被授予3亿亩耕地和1500万亩的住宅土地,二者约占当时全国耕地的40%。这表明当时(   
A.贵族特权地位愈加巩固B.宗法观念彻底瓦解
C.法家思想受到社会推崇D.新兴阶层迅速壮大
7 . 据史料记载,战国后期,东方的齐国多为八口之家;中原地区的魏国则多为五口之家;西方的秦国平均每个家庭为4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各国(     
A.宗法关系的强弱B.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C.社会转型的深度D.铁犁牛耕普及的广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于孝公十二年(350年),颁布了土地制度的法令。史料记载:“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并广招天下百姓开垦土地。商鞅提出了“分田数”原则,“分田数”就是“分田之数”,也就是根据户口,按一定数量授田。对一般农户无地而“欲田宅”者以及从别处招徕的“新民户”授予份地。无田或少田户可以授予垦草田。已受田者,可以酌情配给荒田。那些劳动力富裕的农户,可以在官定数目之外额外从国家受田。但是也有一个原则,这就是人力与地力搭配必须得当,既尽人力又尽地力。《商君书境内篇》说:“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所谓“益”,就是在原来授田基础上有所增益。

——摘编自漆侠主编《历史风云在改革中激荡》


(1)根据材料,归纳商鞅土地制度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土地制度改革。
2022-10-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表明(     
史料来源
“禹以历山之金铸币。”(春秋)管仲《管子•山权数》
“教与俗改,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汉)桓宽《盐铁论•错币篇》
“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A.商业交换促使货币产生B.夏朝经济模式影响后世
C.夏朝已经使用货币交换D.货币的初始材料是金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湖南湘西(秦代洞庭那千灵县)出土秦简中的木方,木方上用小篆对“王”、“皇”、“制”、“诏”等部分书写用字进行了规范,并对卿、太守等部分官职名称变更提出了要求。这一史料(     

A.表明秦代采取了有效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说明秦代皇权已发展到乾纲独断的崇高地位
C.为了解秦代的郡国并行制度提供了实证材料
D.证明秦代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直接管辖
2022-10-11更新 | 523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