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乔家大院是保存最完整的晋商大院(如图)


材料二:荷兰东印度公司堪称现代公司治理和组织制度的创立者,它有一个董事会,可是由于人员较多,所以公司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委员会手中。委员会人员的构成与股份构成相对应,任何一个商会都没有绝对控制权,但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权力还是控制在阿姆斯特丹商会手中。每个商会监督并装备自己城市被允许派出的商船,而各商会允许派出的商船是根据其股份总额分配的。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了另一项制度创新,即发行股票。因为其合理的管理结构,保障了股民的利益。其鼎盛时期,股息高达40%。

材料三:圈地运动还引发了农村经济变革,如大农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农村经济变革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英国的农业属混合型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差不多各占50%。随着畜牧业比重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成为多余;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也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引发了农业革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耕作制度、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等都明显提高,使农业释放了大批的劳动力。

——宋蓓《国外城市化发展路径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帮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创新的两种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清商帮和荷兰的商业公司、英国的圈地运动有何本质区别。
2023-01-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先生的政治思想可以分为数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06年发表《开明专制论》前,此间梁启超积极推进维新,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追随康有为,坚持改良立场。第二阶段是1906年到武昌起义之间,梁启超先生发表《开明专制论》,明确提出了“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的论断。认为当时的中国,既不具备民主共和的条件,也不具备君主立宪的条件,故只能实行开明专制。第三阶段是武昌起义后到民国建立前,他明确提出“虚君共和”思想,并反对美国共和制在中国推行。第四阶段为民国建立初期,其思想由君主立宪转变为民主共和。第五阶段为晚年时期(1917年后)。梁启超先生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其政治思想于晚年居于保守。

梁启超先生在近代每次政治运动中,都躬身入局,致力于建设。其政治思想虽因时而异,不断变化,前后矛盾,以致难以令人信服。但其置身于乱局之中也难免会随波逐流,不过这种随波逐流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不好,恰恰反映了梁启超先生与时俱进的特点,忽略晚年保守时期不谈,他的思想可说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停地进步的,这一点比他的师父康有为要优的多。

——容成《梁启超先生生平评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政治思想多次转变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
2022-06-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