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1913年7月22日的一道命令中指出:“最初都督总领军民,率以 光复元勋,遂乃真除受事,等汉收之就拜,类唐藩之留后,威令本自不行,功过安从责课?厥后亟筹分治,民政别置长官;而乃简命朝颁,拒电夕告。”

——摘编自《时报》(1913年7月27日)


这一史料与当时历史事实是否相符?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银行和辛迪加(垄断组织的一种)国有化的问题,要求“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列宁这一主张
A.表明苏俄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B.说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推动了俄国革命和平发展的进程D.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
3 . 1955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向驻美国的亚非各国使团发出一个长达4页的通函。通函指出,美国迫切希望友好国家代表团做好应对共产党代表的各项准备,提出那些有利于自由世界的议题。据此可推知,当时的美国
A.依然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B.反对万隆会议的召开
C.拉拢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D.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4 . 下图所示为2014年刊载于《燕赵都市报》上的一幅漫画。

该漫画意在说明
A.市场调节机制存在无序化倾向B.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形成
C.政府应转变职能激发市场的活力D.国家应强化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1916-1922年华商纱厂数量与外国在华纱厂数量统计图。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A.民族纺织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B.民族工业纺织水平领先于世界
C.国内需求刺激民族工业蓬勃发展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6 . 民国初期,宋教仁称,中国已经由革命时期转入建设时期,同盟会应当实现由革命党到政党的转型,“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头,占得多数议席的党,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由此可知,宋教仁主张
A.组建政党内阁,维护革命成果B.树立政治权威,反对中央集权
C.完善民主程序,建立共和政体D.实行分权制衡,提升议会地位
2021-10-11更新 | 624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代京师同文馆学生的主要事务是为总理衙门收发和翻译电报及其他文件,也翻译各国报纸,实习的形式主要是随使出访担任翻译、在中国驻外使馆当译员。据此可知,京师同文馆的 设立
A.旨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B.利于提高士子的国际意识
C.动摇了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9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这只强大的“夹子”,不仅把帝国内部紧紧地挤在一起,让内部经济浓缩交融,而且因被德国人当成“民族国家”而倍加重视。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
B.国家现代化促进了德国国内市场的扩展
C.国家统一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
D.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统一的完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民间社会救助事业迅速发展。政府在进行社会救济的时候明显意识到了自己的弊端和不足,于是便干方百计地采取一些办法把社会救济的部分责任转向民间,借助社会的其他力量。明清两代的许多皇帝都多次颁布诏谕,呼呼有志人士出资出力,加强地方的社会较助。同时,为了提高民间人士投入社会救济的积极性,政府还制定了许多奖励措施,主要是利用名利来加以诱惑。如雍正帝为鼓励民间储谷的发展而规定:“如果有捐至十石以上的,遏加奖励。如果有多年连续不断地捐至三四百石的,就会给八品顶载。”当时社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不是很优越,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下,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天灾人祸程度远超前代,民众生存艰难,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动乱,所以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地方有力者也必然会和政府一起救助弱者。

——摘编自姚延玲《明清时期民间的社会救济和总善事业》

材料二 当前,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各级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如何规范落实,现在实行的《社会教助暂行办法》中都有着明确规定,并且规定每年社会救助项目的花费金额也要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中去。我国社会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佳房教助、教育教助、法律提助、特国家庭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灾后国难救助以及实发各种特殊情况困难救助为辅的救助体系,这无疑有利于相关政府部门合理解决各种国难和问题,也有利于较好地覆盖各类国难人群。所以,这种制度的反贫困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郑含乐、周情《我国社会教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会救济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时期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2021-10-08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