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1940年,因八路军支都队在山东平邑个村子驻扎,一位当地士绅由此读到了当时部队印发的《论持久战》。他激动地讲道,“后生们呀,咱们中国又出圣人了,咱们不会亡国了。”他还动员了十三名本家子弟参加八路军,据此可知
A.民族统战一线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B.抗战壮大了人民革命的力量
C.《论持久战》坚定了人们抗战必胜的信心D.敌后战场实行全民抗战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罗马帝国初期,昔里尼行省(位于希)居民对一些不法罗马人不满,皇帝奥古斯都得知后颁布法令:该行省境内不应许可罗马人出面检举告发希人、杀害希腊人之案件,除非他拥有罗马公民权荣誉,为干预其亲属同胞之死而采取行动。这反映出当时罗马法
A.旨在维护当地居民权益B.重视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C.适度保护了外邦人权益D.立法出现专门纠错程序
3 . 下表所示为1960~1963年我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变化概况。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等教育的主导地位B.服务于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
C.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D.推动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4 . 【近代英国大事件】

英国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3所示是英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其中列举了一些对英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



根据该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顺序为上表空白处分别补充--件大事(写明时间),并说明理由。
2021-09-1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下图所示为发表于1917年《泰晤士报》上的一幅照片,拍摄于英国诺丁汉的国家壳牌工厂,一位面带微笑的女工正在安装弹壳。该照片
A.体现了英国军事力量的强大B.揭示了一战对英国女性的残害
C.利于增强英国人民的必胜信念D.表达了英国民众对和平的向往
6 . 下表所示为明代部分年份福建地区耕地面积和人口统计。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福建地区
A.农业生产陷入了停滞状态B.土地兼并达到严重的程度
C.民间贸易活跃是形势使然D.民众遵守朝廷的基本国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引起左翼作家和其他进步作家的关注,也直接成为他们反映破产现实的创作动机,同时,那种社会学的观察研究分析方法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作家的形象思维。茅盾就认真研究过大论战的材料,并对中国社会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写出了小说《子夜》。《子夜》成为左翼作家及其他进步作家创作的样本,此后在文坛上又涌现出《一千八百担《丰收》《太平桥上《多收了三五斗》等作品。这些作品因主要描绘城乡经济的破产,而被称为“破产小说”。破产小说既反映了新兴民族资本家在内外交迫下的困境,也反映了传统农民与小工商业者的悲惨境遇,对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破产小说抛弃浪漫和诗意,侧重于对社会现实尤其是经济关系的真实冷静描写但在描写劳苦大众生存本相时,不是施以传统文学那种恻农式的人道同情;在描写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地主阶级生存境遇时,也不是简单的进行道德批判,它猛烈抨击的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和世界秩序。

——摘编自金宏宇《文学的关怀——中国30年代破产小说综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破产小说”出现的经济背景,并指出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准确且不能与材料重复,叙述清晰且要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大约在1600年时,经好望角航线运往欧洲的胡椒是100万磅~200万磅,丁香、靛蓝、药品、肉豆等共35万磅~65万磅,而经商队运进地中海的胡椒有300万磅~400万磅,丁香、药品等共有70万磅~100万磅,另外还有生丝50万磅。这说明当时
A.西方对东方的依赖性较弱B.地中海仍是世界贸易中心
C.东西贸易全部为生活用品D.地中海航线依然十分重要
10 . 1854年,法国驻上海领事在信中写道:“我要请求您(法国政府)对我们所在的上海所处的孤立地位予以最大的关注,我在去年11月24日的快函中,请您在可能的范围内派一艘军舰给我,今天我向您重申这个请求。”由此可知,当时
A.法国准备扩大对中国的军事侵略B.清政府与法国的矛盾较为尖锐
C.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法国在华利益D.收回利权运动引起法国的恐慌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