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37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中旬发布的数据,2023全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这份“丰收答卷”是多种因素综合促成,其中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达180万台(套),由此可见(     
A.农业在生产总值增长率上贡献最大B.我国农业的发展充分保障食品安全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军事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保障了食品供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经验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从50%—75%过程中,其人均GDP增幅在3倍左右。但巴西走完城市化这一过程,人均GDP只提高60%左右;过度城市化造成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高失业和贫困成为相伴而生的难题……材料表明巴西(     
A.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B.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C.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D.城市化牺牲区域发展的均衡性
2023-05-13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西南夷局部地区(今贵州省)墓葬出土的中原铁器数量统计概况”。这说明这一时期(     
时代墓葬数铁器数量备注
战国晚期20座16件没有农具
西汉前期140座80多件有锨、锸、斧等农具
西汉中后期70座数百件大多数为各类农具
A.个体劳作方式在边疆逐渐确立B.南方丝路助推冶铁技术的传播
C.中原文化呈现出较强的包容性D.西南夷的生产力水平有所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江苏省供销社统计,1956年1至9月全省收购草席127.5万张,与1955年同期相比下降28.85%。芦席、蒲包、褶子1956年1月至8月的收购量,与1955年同期相比亦分别下降26.35%、3.58%、28.38%。雨伞、竹筷、常州篦子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       
A.为党对国家建设的理性思考提供依据B.反映了生产关系调整制约经济发展
C.直接导致国家经济建设出现冒进主义D.体现出农业为工业化发展做出牺牲
2024-02-03更新 | 18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2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出台,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92年底,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农村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阶段,初步建立起农产品市场体系,乡镇企业得到大发展。2000年开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要求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06年,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农业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连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聚焦发展现代农业和深化农村改革,制定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

——摘编自2018年《人民日报》《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材料二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门阶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2021》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90年代前后农村改革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围绕“农业与国家现代化”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3-2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情况统计

全国排名中国近代科学家北洋政府元首、总理、内阁成员(19121928年)黄埔军校毕业生(19241930年)国民政府历任内阁阁员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成员
省籍占比(%)省籍占比(%)省籍占比(%)省籍占比(%)省籍占比(%)
1江苏26.00浙江14.28湖南28.90广东22.01湖南25.40
2浙江15.30广东12.60广东19.99浙江12.84湖北15.20
3河北10.81河北10.08四川7.46河北8.25浙江11.80
4福建7.82江苏9.24浙江6.98福建7.33广东10.20
5广东6.21安徽7.56湖北5.96四川6.42河北5.10

——据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整理


据以上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史论结合。)
8 . 中国公益性的仓储制度对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一周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皇五年,隋朝中央政府采纳度支尚书长孙平的建议:“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双课出职权重,于当社造仓窖贮之。”长孙平在隋文帝的支持下,采取强有力措施,将民间自发兴起的义仓推广至全国。开皇十五年,隋文帝下令在西北地区实行义仓管理与储备粮源方面的变革试点:将这里的义仓由当社民间自己管理改为由州或县管理,将义仓粮食由劝募形式变成变成按户等定额。

——摘编自魏明孔《从义仓设置看隋代制度创新》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入侵和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常平仓、社仓制度彻底瓦解。咸丰至光绪年间,广东省义仓发展达到空前的规模。以下为部分广东义仓统计:

仓名倡办者仓谷或经费来源管理和经营方式作用
(咸丰五年)香山县北山乡敦古堂义仓里人捐赀置田收租,倡办人自行经理。
(咸丰七年)顺德县龙氏敦厚堂义仓宗族拨银购谷,后拨尝田收租收藏租谷,后置产收租族内平粜
(同治六、七年)归善县新义仓知府劝令药商按月捐缴银两,以团练局之洋药,零捐团费,买谷藏仓。买谷7000余石,士绅管理。洋药零捐,发当生息,秋后买谷。平粜、发赈
(光绪二十四年)顺德县东马宁义仓田乡绅集会承筑桑基岁入租银1000余两赈饥、平粜
(光绪二十五)省城豫丰仓商人捐银48万余两督粮道经营正绅帮办

——摘编自陈春声《论清末广东义仓的兴起——清代广东粮食仓储研究之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义仓由民间自发转为政府官办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广东义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9 . 下图反映的是从976-1223年两宋人口的有关统计,这主要反映出:
户口的增加:宋


程民生:《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
《浙江学刊》2000年第2期
A.两宋之际人口呈缓慢的增长趋势B.北宋灭亡直接导致人口大幅下降
C.长期民族对立导致人口增长缓慢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魏晋南北朝史论》统计,道武帝至献文帝90年间共出猎67次,平均1.3年就出猎一次,其中明元帝在位15年其出猎次数就高达22次。而孝文帝在位29年出猎次数为0。这反映出鲜卑族
A.传统经济方式有所改变B.民族性格正在逐渐丧失
C.政权正逐步走向封建化D.传统生活环境发生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