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封建誓约中记载:“我,封君(领主),愿以我的权力和尊严,将这片土地(领地)授予你,封臣,作为我对你的保护和你对我的效忠的象征。……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将由神明见证,并受到教会和世俗法律的保护。”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教会在权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B.封臣对所属领地拥有绝对所有权
C.土地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D.封君封臣制度是始终稳固的政体
2024-05-25更新 | 69次组卷 | 22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2题 世界中世纪史:对现代欧洲的孕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位于胶东半岛的招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黄金产地,有“金都天府”之称。19392月,日军侵入招远城,攻占了华北第一大金矿——玲珑金矿,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撤出,在这期间,日军共从招远掠夺黄金16.5万吨。194011月,国民政府停发边区政府的经费,毛泽东说:“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付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同时他认为,“把票子搞到延安来,什么东西都买不到,多搞‘通货'来比较好”。

19408月,胶东党组织正式成立“玲珑采金局”,统一领导群众采金,建立了许多金矿。与此同时,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黄金生产组织建立起来,大大推动了黄金生产的迅速发展。1943年,中共北海军区组织成立了北海武工队,开展对敌军事斗争,策动玲珑金矿上伪军反正,拔掉矿上敌军据点……运送黄金的方式,都是派一个精干的营或连的兵力,战士穿着特制的衣服,将黄金放在衣袋里,每个人带上十几两,先中转运到山东分局,然后经过长途跋涉,运送到延安。据谷牧在回忆录中说:“据初步估计,山东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期间上缴黄金约有10万两之多”,而在一些地方志资料中,记载的是“13万两黄金”。

——摘编自孙健伟《“黄金抗战”——胶东抗日根据地的黄金斗争与运金延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黄金抗战”的背景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金抗战”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阿拉伯帝国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重视医学,爱好天文学,他命人将希腊学者的天文学、数学、医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执政期间,曾派人外出搜集希腊典籍,鼓励人们将其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举措(     
A.为近代欧洲文化复兴奠定一定基础B.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桥梁地位
C.深受近代民族国家王权强化的影响D.反映了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料记载,“自陈炯明勾结香港政府,希图侵占广州后,省港罢工工人异常激愤,故日来闻之政府招募输送队,极为欣悦,争往应募”。“当党军由虎门出发石龙时”当地农民“带路输送无不努力效命”。上述记载反映出(     
A.国民革命蓬勃开展B.外国侵略势力受抵制
C.北伐战争顺利进军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逸周书》记载:“汤放(放逐)桀而归于毫,三千诸侯大会。”《帝王世纪》记载:“诸侯有不义者,汤从而征之,诛其君,吊(慰问)其民,天下成悦。”上述文献记载可以说明,商代(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构建了贵族宗法制度
C.推动了早期国家发展D.遵循了儒家仁政理念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为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晚期“中国大宁”神兽博局纹镜。镜背间铸有铭文:“圣人之作镜兮,取气于五行。生于道康兮,咸有文章。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羊。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常元吉,有纪刚。”

史料二   为唐朝《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桂州(今桂林)向中央进贡“铜镜四十四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宋莹莹《由广西出土铜镜铭文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   在今蒙古和独联体境内,发现了不少属于战国和汉代的镜子。隋唐时期的镜子出土数量数量最多的是海兽葡萄镜。在伊朗发现了多面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约旦发现了花草禽兽镜和仿制的海兽葡萄镜。在日本还出土了不少唐镜和宋代的商标字号镜。

——以上材料改编自王婉云《中国古铜镜在中国历史及对外交流上的价值》

(1)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指出材料一两则史料对学者研究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铜镜外传的意义。
2024-05-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河源高级中学、中山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7 . 据记载,太平天国、民国、抗战时期,战乱席卷大半个中国,江浙、闽、两湖百姓陆续迁入广东。南迁的“新广州人”不断发现:这里商业兴盛,让人更加务实;对外贸易让人更富有远见和冒险精神;崇尚儒家让人知仁行义,生命力格外强大。这主要说明(     
A.移民促进了广州经济发展B.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融
C.人口迁移丰富了文化内涵D.社会变革导致了北民南迁
2024-05-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如表所示为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相关记载(部分)。据此推断这些信息(     
内容出处
(广州港)“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韩愈《昌黎先生集》
(鉴真一行广州见闻)“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日]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
A.表明唐朝只特许广州管理对外贸易
B.反映了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C.有助于研究唐代对外贸易和交往史
D.体现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球化意义
2024-05-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蒙古西征带动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如《元史》中记载抽调汉人千户随旭烈兀西征,波斯史料多处记载汉人学者傅孟质协助波斯学者编写中国历法,考古发现随军工匠定居地的建筑遗址充满了汉地艺术风格。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使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东移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
C.扩大了元帝国的政治影响力D.客观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2024-05-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的宗法制仍有一定影响力。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左传》记载晋国贵族叔向极力反对公布成文法
B.《史记》记载卫灵公欲重用孔子为官给其粟六万
C.《左传》记载聚族居住仍是普通民众的主要选择
D.春秋时秦国青铜器的书体有着浓厚的宗周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