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98 道试题
1 . 古代西方的医学理论中有著名的“四体液”学说,它认为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液、黑胆液组成的。到17世纪,“四体液”学说遭到猛烈抨击。该学说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学说的确立B.中西医学的结合C.实验科学的发展D.放射技术的应用
2024-01-18更新 | 8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50年,印度宣布独立时把英语和印地语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印度国内曾有过废除英语官方地位的意见,但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印度(     
A.在二战后民族意识高涨B.被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族群结构
C.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D.由受过英式教育的上层精英统治
3 . 2023 年河南省直医疗机构接入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借助互联网,民众可以逐步实现居家诊疗、看病购药等需求。这表明(     
A.河南基础医学领先于全国
B.科技助推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C.医疗卫生机构职能的转变
D.卫生体制改革改变了民众的生活
23-24高三上·辽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图中分别为1950年和197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对图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时代的潮流B.冷战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长期制约苏联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
5 . 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     
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统计,《元曲选外编》出现的162种元杂剧中,有大量少数民族语言,这些语言以汉字直接记录少数民族语言发音的形式出现,如女真语阿马(父亲)、阿者(母亲),契丹语曳刺(军士或衙役),蒙古语巴都儿(英雄),等等。 由此可知,元杂剧(     
A.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B.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成熟
C.推动了儒学思想传播D.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兴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人开头也有一些人不大会办经济,帝国主义者也曾等待过他们的失败。但是苏联共产党是胜利了,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材料二   当时(“一五”计划时),我们在现代化工业建设工作中,自己还不会走路,只能照抄苏联经验,并且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之下,进行建设……(现在)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共产党人“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的表现。毛泽东称苏共为“最好的先生”是基于哪些方面的现实考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自己还不会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反映了当时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学家恢宏的胸襟,首先呈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辽阔上。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囊括环宇,恢宏胸襟,至此而极。太史公写《史记》,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止,述接近三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部贯通数千年的历史。《史记》采用纪传体,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史学体例,其优点为能兼容并包,天下巨细,靡不可收而载之。

在空间上,太史公于写中国历史以外写他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匈奴、朝鲜、大宛,列传。写及大宛,兼写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枝、大夏、身毒等国,人迹所至,日月照临,全写到《史记》里面去。这是一部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历史,可以当通史与世界史之名而无愧。

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不易写成,亦难精确详瞻,史学家缩小研究范围,以断代史、专门史、专门问题作为毕生沉潜的天地,为自然的趋势。历班彪、班固、班昭而写成的《汉书》,为西汉两百年的历史。《史记》写三千年的历史,50万言,《汉书》写两百年的历史,80万言,可见《汉书》保存历史之功。

——摘编自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适切角度,自拟主题,为司马迁的《史记》写一篇历史书评。(要求:选取角度与拟定主题相匹配,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评述清晰,作答要素应包含主题、具体评述和相关历史背景,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晋末年至北魏初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空前破坏。北魏中期以后,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却有了很大的提高:《齐民要术》中提到的蔚犁以及用于播种的耧,都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果木栽培及保墒技术等,在当时也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主要归因于北魏中期以后(     
A.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B.经济重心逐渐移向南方地区
C.抑制了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D.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封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