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37 道试题
1 .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今日,我们发现了一片广袤的陆地,这片土地将成为我们的新家园,我将永远感激上苍给予我们这次伟大的发现。”材料中的“新家园”是(     
A.巴哈马群岛B.菲律宾群岛C.塔斯马尼亚岛D.纽芬兰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4世纪,在法国的封建体系中,庄园是贵族社会的核心,领主从农民那里征收租金和其他费用,庄园生产的目的“务使各项农产品及手工业品供应丰足而且自给”。这说明当时的庄园是(     
A.农民自发的自治机构B.贵族政治活动中心
C.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D.西欧社会贸易场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84年,塞缪尔·格雷格在英国曼彻斯特创建第一家水力驱动纺纱厂后,欧洲商人开始劝说美洲加勒比地区的甘蔗种植园主扩种棉花。其中加勒比地区的圣多明各棉花种植业出现爆炸式增长,而其迅速扩张主要得益于非洲奴隶的进口,在18世纪80年代每年有近3万奴隶被运到圣多明各。这体现了(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B.“三角贸易”的繁荣
C.世界分工体系初步形成D.自出贸易理念兴起
2024·江西·模拟预测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英国的崛起与称霸,是世界现代史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如果把英国对现代世界发挥作用的历程拉长一点,1215年,英国人为现代世界打开了规范国家权力的大门,从而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政治基础。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以工业革命掀开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因此奠定了现代国家牢固的经济基石。如果说英国的文化在此期间发生了相应的现代转型的话,那么,英国终于在18世纪晚期为人类确定了现代国家的总体框架。这对一个地域面积不大、人口不算众多、历史并不悠久、文化难言辉煌的国家来讲,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现代世界中,无一个国家能望其项背。其中,工业革命对不列颠新帝国崛起所发挥的极大推动作用,尤为引人瞩目。正是工业革命将英国正式推向新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不过,令人惊叹的是,也正是新的工业革命,使跟不上革命步伐的不列颠新帝国,摔下了神坛。

——摘编自任剑涛《工业革命与不列颠新帝国的兴衰》

以“创新”为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2024-04-08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0—11世纪,欧洲封建制度进入巩固和发展时期,农业生产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与农 业有关的副业也日渐发达,城市在欧洲大地迅速发展,产生了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 求。古典文化被大规模翻译,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著作、托勒 密的天文学著作等,人们几乎拥有了古代法学和医学方面的全部知识。城市在欧洲大地迅 速发展并具有前所未有的自治性,为大学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巴黎大学在当时能够吸引众 多学子前来求学,主要原因是有一批以阿贝拉尔为代表的优秀学者在那里讲学;在博洛尼 亚,也有伊尔内利乌斯等著名学者。

——摘编自间晓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其精髓探究》

材料二:中世纪大学出现以前,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规模庞大的学术机构,大学诞生后对中 世纪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大学的产生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及其世俗化,使得西 欧社会的学术生活和中世纪教育的传统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革,结束了中世纪早期以修 道院为教育中心的状况。中世纪大学在教学内容、学生入学条件和招生标准以及教师的职 责和权利等方面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权,且是经过斗争得来的。中世纪大学以拉丁文为通 用语言,互相之间有着必要的思想、学术和情感交流,同时也不拘于一门一浪,形成一种求知 求学的学者共同体。

——摘编自李华《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洲中世纪大学。
6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一系列对非洲政策新理念、新主张、新举措。2015年和2018年两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升格为峰会。双方于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将中非关系从“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述外交活动(     
A.表明新型区域合作有待发展B.是中国重视睦邻关系的生动体现
C.凸显了合作共赢的时代旋律D.反映了我国外交立场的重大调整
7 . 烟草传入欧洲后,烟草消费出现大众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很容易买到,“就连马夫到酒馆来买酒时,也一定会带着烟斗,因为烟草现在像酒和啤酒一样,是一种酒馆、客栈等场所都可以买到的畅销商品。据估计,大约有七千多个店铺靠烟草交易为生。”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美洲生活方式的影响B.世界殖民贸易的发展
C.欧洲独特文化的浸染D.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的和平诚意还没能得到这些国家充分理解的情况下,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却使一些周边国家产生了对中国会称霸一方的担忧。1956114日,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茂在同毛泽东、周恩来谈话时还坦率地说:缅甸怕中国侵略,实在是有点怕。

·——摘编自《周恩来传》

材料二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即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军事介入台海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尚不具备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反击外来军事威胁的实力。中国理性地对待国际局势的变化,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决定改变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部署,将主要的军事力量向东北方向转移。

1950627日,美国主导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议。在对待中国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上,美国的态度更趋明朗,坚决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出兵朝鲜是党中央作出的保卫国家安全的果敢决策,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但在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之下,中国的正义之举无法得到当时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

——摘编自金朝晖、夏东民《朝鲜战争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1)鉴于材料一中所述周边国家的“担忧”,用史实说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朝鲜战争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2024-04-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苍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2月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18世纪,中国陶瓷大量输入欧洲。中国风十足的陶瓷在欧洲的盛行同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盛行有部分重叠,致使巴洛克时期的欧洲陶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巴洛克中国风”。“巴洛克中国风”形成的主要得益于(     
A.封建王权的强化B.中华文化的先进
C.教会地位的巩固D.全球贸易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早期真正能够进入文明阶段的只有埃及、巴比伦、印度与中国。因为这些地区有大河或河谷以及由此造成的广袤的冲积平原,广袤的平原便于农耕,而宽阔的大河便于灌溉。由此可见,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地理环境C.社会分工D.社会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