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绝非偶然,是和当时世界近代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的。其时,欧美各国都在进行近代化运动。近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发展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面对这股近代化运动潮流的不断冲击,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都表示欢迎(顽固派除外)。鸦片战争的实践使林则徐认识到了解西方之重要;鸦片战争的失败又深深地刺激了有良心、有见识的士大夫们,他们沉痛地检讨了中国贫弱失败的原因,并大声疾呼要睁眼看世界,“知彼虚实,然后徐图制夷之策”。

——摘编自王延涛《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

材料二   洋务派认识到以机器生产为核心的近代工业是富国强兵的根本,他们将军事工业的革新看成是首要的突破点。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这样,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工业大生产方式,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民用企业的产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要了解外国,向外国学习,必须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为培养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学堂。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传入,人们对西方世界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认识到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争利”。

——摘编自汪军《简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2024-01-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作为“上帝的使者”兼“文化大使”的耶稣会士,直接在中西双方架设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就来华的耶稣会士而言,当他们面对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国家统一,经济与军事实力相对较强大的东方大国,而明智地认识到,唯有遵循“恪守中国的法度”礼俗,方能有在华立足安身的机遇。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入清以后,清帝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维护“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和“天朝上国”的地位,清廷竭力推崇明末以来逐渐形成的“西学中源”观念。1837年后,为清廷效力的传教士遂告绝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遂归于漫长的沉寂。

—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回顾两者的社会背景,英国此时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然留在封建社会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中。英国屡次派遣使团来华的过程中,都在觐见皇帝之时发生冲突,即三跪九叩之礼。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更全面地关注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转变及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北伐匈奴后,收复河套地区,筑朔方城,置朔方、五原郡;开河西,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郡;修长城、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边防体系,这些管辖机构及边防体系的设置,既有利于抗击匈奴,也有利于加强对新拓地的治理。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浑邪王率众降汉,汉设属国都尉保卫其安全,协调其与周围居民的关系。属国吸收了不少匈奴原来的官员到各机构担任武官职务,并保留其原有封号。汉武帝从大一统大局出发,以和亲、谈判、派使者出访、置属国等有效灵活的措施,使“拓边”和“固疆”有地的结合在一起;汉武帝时的官方移民,不仅有移向边地的汉族,也有移入汉地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共同生产,共同生活。

——摘编自尼安木、王玉功《论汉武帝的疆域政策》

材料二   从元光二年(前133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共动用了100多万的兵力,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彻底扭转了自汉初以来的不利局势,基本上确定了汉对匈奴的绝对优势。在打击匈奴的过程中,为寻找可以联合的力量,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寻找大月氏。在这一过程中,汉朝第一次得知了有关西域的情况。带着联合乌孙对抗匈奴的使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汉武帝不仅将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到当时可以认知的世界之极限,而且募集、迁徙一些受灾的贫民去开发这些新土地,大批因各种原因失去土地的农民暂时获得了生计,缓解了紧张的社会矛盾。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举动历来饱受非议,历代儒士普遍认为对外战争使得“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以至于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摘编自徐彦峰《自然灾害背景下汉武帝开疆拓土再审视》


(1)根据材料一,列举汉武帝疆域政策的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汉王朝与匈奴关系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长期战争造成国家的极度贫困,在制定"一五"计划时,建设工业强国的问题理所当然被提上议事日程。从当时的国情来看,旧中国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资本主义严密封锁的环境中,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也需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中共中央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摘编自杨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五年计划和规划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转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唤起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的背景和在农工产业均衡发展和卖方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带来了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变。1978年至1996年,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

——摘编自刘欣《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初期推动我国工业化道路转轨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上层最富有阶级和下层最贫穷阶级相对缩小,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阶层却不断扩大,中产阶级日益成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轴心逐渐由过去以资产为特征。转化为以职业为特征。1970 年,美国白领人数与蓝领工人的比例为5:41980 年,美国白领已占劳动力市场的50%以上。同时,以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具有高学历的白领雇员、一部分蓝领雇员以及政府文官等为主体结构的中产阶级群体逐渐形成。

——摘编自石庆环《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人数与规模有所萎缩。在英国,20世纪90年代滑落到社会底层的中产人士约有380万人。约占中产阶层总数的14%。同时,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加剧,1974年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的财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而到了2007年,这个比例已经扩大到23. 5%。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使中产阶级的生活极不稳定。在美国,1981- 1984年,《财富》杂志前500强企业共裁掉了300 万份工作,1989年的48.5万失业者中,有65%是管理者、专业人士和办公室职员,20世纪90年代初,大企业的雇佣率从1970年的21%下降到10%

——摘编自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中产阶级出现困境的背景。
2022-11-04更新 | 68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255日至10日在广州东园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5人,代表15个地方团组织、5000多名团员。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等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也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制订青年团的纲领和章程,建立团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在会上做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的演讲,达林在会上作了《国际帝国主义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演讲。大会通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纲领。纲领确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最终奋斗目标是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会议辞典》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材料二   中国共青团历史上经历了四次更名。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1957515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祝词,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向大会做了报告。“三大”召开时,全国团员人数已壮大到2300万人,基层团组织达92万个。为了确切地反映我们团所担负的政治任务和广大团员的意志,大会一致通过了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这是中国共青团的第四次更名。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青团第四次更名的原因。
2022-07-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930日至102日,德国集中77个师,约200万兵力,向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企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打败苏联。1023日,德军围歼了维亚济马——布良斯克的苏联红军集团,俘虏苏军约67万人。面对德军的猛攻,194110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将为西部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全力应对德军。在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亚太局势扑朔迷离之际,苏联将远东部队作为预备队调到西线,这是当时苏军仅存的唯一支建制完整、装备精良的战略预备队,且惯于在严寒气候中作战。126日,110万苏军发动了全面大反攻。1216日,希特勒向德军将领发布了“不许撤退”的命令。到次年1月初,苏军共毙伤德军168000人,将德军驱离至莫斯科100~250公里以外,莫斯科战役以苏联胜利而落幕。

——摘编自毛剑杰《莫斯科战役大逆转之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发动莫斯科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取得莫斯科战役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2022-08-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麻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人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因此历代都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至隋代已具宏大规模,史称“资储遍于天下”。与此相关的是荒政思想,《周礼》中的“荒政十二书”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对荒政的认识,其中的一些月令书中强调人的活动要与自然规律相一致,以避免灾害发生时可以保证人的生活用度。中国古代重本轻末的思想往往忽视粮食自由贸易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明清闭关锁国的政策在客观上无法正常开展国际的贸易活动。因此,要解决国内粮食安全只能依靠“自力更生”,甚至实行“以粮为纲”的政策。中国古代贫富之间面临的饥荒风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情况下农民起义、社会动乱则不可避免地发生,粮食安全的水平也由此而大大降低。研究表明,至宋元时期南方稻谷的亩产量已达343市斤之多,粮食需求和供应从量上看已能满足人民的正常需要。因此,这一时期粮食不安全的因素可能更多来自于人口增长、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方面的因素。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中国传统追求高粮食自给率的粮食安全战略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2016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6.16亿吨。与此同时,中国粮食也出现了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现象。作为崛起的大国,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收入水平提高,人们自然会升级食物消费结构,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转变,因此中国无疑需要依赖国际市场来实现国内食物基本均衡;另一方面,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在实现国际粮食稳定的基础上需要给全球贸易伙伴一个稳定的农产品需求预期,同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为重点,借助于中国对外基础设施与农业技术援助提升全球粮食生产能力,并推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这样既给中国粮食安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最后,中国应主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加强全球农产品贸易与区域农业合作,在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期待方面有所作为,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维护全球粮食贸易市场秩序。

——摘编自毛学峰等《重塑中国粮食安全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粮食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国需要重塑粮食安全观的背景,并据此为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国际军事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轻重正开始走。上前台,进入主战场。在本国的技术、人力、资源、资金都有限的条件下,加入区域集团无疑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借助其他经济实力强大和资源、资金雄厚者发展本国经济,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落后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多数国家陷入滞胀或负增长阶段,导致各国、各经济主体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从生产、贸易、金融三个角度看,区域集团化都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刺激经济增长并加快全球化的进程。由于加盟国之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从制度上确立自由贸易体制的区域性经济联合组织迅速增加。同时,区域集团内部的平等协商与互利合作,这在总体上有利于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也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

——摘编自谢晓平王淑芳《区域集团化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据专家测算和世贸组织统计,二战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只有40%左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1995年后保持在8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0.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超过19%。由于实体部门间国际交换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服务,而且其实现程度又日益受到金融产品交换本身的市场变化规律的支配,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各国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重点。

——摘编自裴长洪林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策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0—11世纪,欧洲封建制度进入巩固和发展时期,农业生产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与农 业有关的副业也日渐发达,城市在欧洲大地迅速发展,产生了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 求。古典文化被大规模翻译,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著作、托勒 密的天文学著作等,人们几乎拥有了古代法学和医学方面的全部知识。城市在欧洲大地迅 速发展并具有前所未有的自治性,为大学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巴黎大学在当时能够吸引众 多学子前来求学,主要原因是有一批以阿贝拉尔为代表的优秀学者在那里讲学;在博洛尼 亚,也有伊尔内利乌斯等著名学者。

——摘编自间晓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其精髓探究》

材料二:中世纪大学出现以前,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规模庞大的学术机构,大学诞生后对中 世纪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大学的产生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及其世俗化,使得西 欧社会的学术生活和中世纪教育的传统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革,结束了中世纪早期以修 道院为教育中心的状况。中世纪大学在教学内容、学生入学条件和招生标准以及教师的职 责和权利等方面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权,且是经过斗争得来的。中世纪大学以拉丁文为通 用语言,互相之间有着必要的思想、学术和情感交流,同时也不拘于一门一浪,形成一种求知 求学的学者共同体。

——摘编自李华《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洲中世纪大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