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A.B.
C.D.
2 .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打偶。”从现实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   )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B.自力更生
C.实现直接“三通”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 .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D.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政治化的一种主要手段,以理性行为来改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营造和谐环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得以更好发展。辛亥革命已经开启了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它的发生预示着,中国政治向现代化发展的首次尝试,其意义不可小觑。

——刘明《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节录南京国家公祭鼎铭文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后“开启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和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五四运动“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公祭的是什么事件?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请各举两个战役说明。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末叶,在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打击下,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势力日益衰落,英国、荷兰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英国的势力在17世纪中叶以前不如荷兰强大,没有能力和荷兰竞争。从1607年开始,英国在北美陆续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先行经过几次战争打败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末叶,英国最后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摘编自刘景珍、傅利华《试论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殖民主义者“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欧洲的隐蔽的雇佣工人奴隶制,需要以新大陆的赤裸裸的奴隶制作为基础”。马克思在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质时指出:“对直接生产者的掠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握凝、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

——摘编自景荫、峰君《殖民主义罪恶制度必然灭亡——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国家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西欧殖民活动的影响。
6 . 1931年11月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人加班和休息日、纪念日工作应发双薪。巴黎公社成立后规定: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这些都体现了两个政权
A.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D.动员人民革命的需要
2019-06-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0月12日习惯上被称为“哥伦布日”,以纪念探险家哥伦布首次登上美洲大陆。欧洲国家每到这一天都会隆重庆祝,如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进行盛装游行等庆祝活动,吸引众多观众;但哥伦布在拉美却不太招人喜欢。你认为下面哪句话最能表达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情感
A.“他是曾经站在航海历史的门槛上,向前迈进了决定性一步的历史人物之一”
B.“这是地球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举”
C.“他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D.“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急先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今菲律宾)。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目靓彼地,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人,咸称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乃伊国之宝,民生所赖……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坚硬不肥沃)之地遍行栽播。

——摘编自【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清代中期,百姓在福清、福州等地建立报功祠、“先薯亭”,以纪念陈振龙引进甘薯和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绩。

——摘编自《福州市政府志》


(1)根据材料,说明甘薯在我国得到迅速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振龙引种推广甘薯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1年后中国出现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宣传西方政治哲学、文化学说的名著,如卢梭的《民约论》(《社会契约论》)赫胥黎的《天演论》,与史可法、郑成功、文天祥、岳飞的书刊同时风行。1902年4月26日,为纪念南明永历帝覆亡242周年,著名知识分子章太炎等发起大型纪念会。这表明
A.知识分子以“反清复明”为革命旗帜
B.革命者宣传民族英雄以反抗西方侵略
C.革命者把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相结合
D.革命者把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相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17年是辛亥革命106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三年多,“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并得以大幅度降低台海紧张,赢得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持。三年多来,我们与大陆签署15项协议,每一项协议都做到了“对等、尊严、互惠”、“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台湾地区总统、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0年国庆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分别影响中国命运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国共两党为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