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目前聊天、看新闻、收发邮件、购物等已成为民众主要的网络活动。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A.推动了各国生产方式迅速转变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D.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2 .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023-07-02更新 | 1019次组卷 | 158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以下人物及其观点所体现的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 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公理之未明, 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之一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学习西方,救亡图存B.广启民智,自强求富
C.暴力革命,实现共和D.实现工业化,与西方商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学家翦伯赞说:“汉代的统治者,把它当作一种材料,筑成了一条文化思想的狭路。在狭路的起点,写着知识分子由此入口;在狭路的终点,堆积着大堆的禄米。为了获得禄米,必须通过这条唯一的狭路。”材料中的“它”是指(     
A.推恩令B.儒家思想C.察举制D.恩荫制度
5 . 《孟子•公孙丑下》记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据此可知,孟子的治国主张是(     
A.道德教化B.广施仁政C.因时施治D.废弃兵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按序号排列)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韩非子.黄宗羲.董仲舒.孟子B.董仲舒.荀子. 黄宗羲.朱熹
C.董仲舒.韩非子.黄宗羲. 孟子D.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国王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国王)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国王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国王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国王的权力
D.国王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022-04-20更新 | 231次组卷 | 75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后,丁拱辰的《演炮图说》介绍西方的船炮技术,林则徐的《四洲志》搜集了西洋各国的情报与知识,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徐继畬的《瀛寰志略》重点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国情状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完全颠覆B.“中体西用”思想得到实践
C.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D.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康有为曾向光绪皇帝建言:“就皇上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虽不能尽变,而扼要以图,亦足以救中国矣。”据此可知,康有为主张
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B.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C.削弱儒学主流地位D.革命实现国家富强
10 . 中国古代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A.三大发明孕育了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B.直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D.加强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友好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