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拜占庭学的发展源于近代早期欧洲有闲阶层的尚古热潮。拜占庭帝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经历了400多年,大体可划分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的早期兴起阶段,18世纪百年左右的停滞阶段,19世纪上半叶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渐渐平复,怀疑主义思潮泛起,实证主义史学应运而生,适应了人们重新审视启蒙学者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消极历史观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拜占庭研究工作再度受到重视,拜占庭学发展重新走上了快车道,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19世纪中期以来,拜占庭研究呈现出理论方法、研究角度、课题选择、表现形式、话语风格的多元化。近年来,拜占庭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胜景,关注“人学”的新史学和古代晚期学派都在其中占有一席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以后拜占庭学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史学研究的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以防御来犯之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国门洞开,从此陷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西北方向,英俄插手甚至侵入新疆、西藏;东南方向,美国、日本先后企图侵占台湾;西南方向,法国的侵略战火从越南蔓延到了中国本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全方位的边疆危机,面临被瓜分的威胁。

——摘编自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边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边疆碰到的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3 . 魏晋玄学家主张自然之性是生存之本,仁义教化是末,要求“崇本息末”,但他们也认为顺性之自然,可以自然心知、明白而达礼,最终成就仁义。由此可见,魏晋玄学家的主张(     
A.冲击了儒家的等级秩序B.使儒学丧失了正统地位
C.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D.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
4 . 1354年,在英国召开的议会上,下议员集体向国王发起公共请愿,愿大宪章在此次议会上得到宣读,并且在整个王国得到严格遵守。该请愿随后得到了国王的积极回应,大宪章进而得到确认并以王国法令的形式正式发布。材料现象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基础奠定B.教权与王权矛盾消失
C.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D.国王已成为国家虚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唐初在崇尚门第、官爵的社会风习以及“抑文雅而重法吏”的用人方针下,科举士人多艰于仕途,居大不易。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唐初(       )

A.九品中正制仍为主要选官制度
B.科举制度抑制了社会阶层流动
C.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局面被打破
D.科举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有限

6 . 在中国近代,梁启超较早地提出了“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1903年,他撰文论述道“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A.传播西方民族主义思想B.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
C.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D.扩大维新变法的影响力
7 . 1955年5月,山西省高平县某乡成立卫生保健站,经费来源主要有三:农民群众的保健费、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益金和医疗业务收入,社员看病时只收药费。该举动得到卫生部肯定,并在我国部分地区推广。由此可知,当时农村(     
A.生产关系调整推动社会保障变革B.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C.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以解决D.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8 . 古罗马法学家帕比安尼(约公元140—212年)在其法学著作中写道: “损害我们的慈爱、荣誉、羞耻心的行为,就像我概括而论的,必须被认为是我们不能实施的。”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约170—228年)在其法学著作中也写道: “不道德的要式口约,无任何效力。”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倡导推广文字契约B.注重维护公序良俗
C.不再关注个人权益D.封建伦理色彩浓厚
9 . 1880—1913年,德国的机器、动力运输工具和电器产品出口额由4450万马克增加至102470万马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机械、化学、电器产品输出国。材料可用来说明(     
A.世界各国的经济依赖性加强B.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受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有一条运河的开辟被认为是“恢复通往东方的道路而且成为复活旧商路的重要一步”。但是,开辟这条运河的最初想法“却是由法国人推动的,其最终目的是制约英国”。这条运河是(     
A.米迪运河B.伊利运河C.巴拿马运河D.苏伊士运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