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魏晋玄学家主张自然之性是生存之本,仁义教化是末,要求“崇本息末”,但他们也认为顺性之自然,可以自然心知、明白而达礼,最终成就仁义。由此可见,魏晋玄学家的主张(     
A.冲击了儒家的等级秩序B.使儒学丧失了正统地位
C.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D.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
2 . 在陕甘宁边区的农村,很多农民靠“神仙”和巫术来治病。抗战期间,边区政府在各区县开设药店、医院,出版科普读物,新编《娃娃病了怎么办》《赵老太太转变》等秧歌剧,“巫神”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这些举措(     
A.消除了农村的迷信思想B.塑造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C.巩固了边区的政权基础D.提升了工农的政治地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140余万件(套),涵盖了中国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各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变化不同方面的内容。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57个,充分发挥了国家文化客厅的作用。

下表 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览表(部分)

展览名称
古代中国一二部分(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
古代中国三四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
古代中国五六部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
古代中国七八部分(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复兴之路
中国古代钱币展
中国古代书画展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华文明”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3-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4届高三3月份高考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政府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即为推动面向内部市场的本国工业的发展,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生活,提高关税,引进外资,建立国有企业,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70年代,墨西哥工业部门占全国总产量的35.8%,但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缺少竞争力。墨西哥进口替代战略实施需要大量进口资本和中间产品,这使墨西哥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最终引发债务危机。为此,政府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对外开放,转向外部市场,克服国家干预带来的弊端。但由于政府责任的缺失,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加剧。墨西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未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摘编自董经胜《墨西哥现代化模式的转换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末,新加坡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国家扶持本国工业发展以代替进口产品)。60年代,新加坡政府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繁荣和国际贸易放宽限制的机会,采取鼓励出口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在发展中,新加坡形成了制造业、对外贸易、金融业和运输业四大产业并存的多元化经济结构。70年代末,西方经济发展缓慢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加坡调整经济结构,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新加坡又将有限的资源从制造业转向高科技、金融服务业,使其经济发展到更高层次并跻身于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摘编自汪恩键、潘黎明《新加坡的现代化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分析墨西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墨西哥相比新加坡工业化道路的独特之处,并归纳影响工业化发展路径的主要因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后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政体转型,但袁世凯在统治时期,打着“民国”的招牌,逐步建立独裁专制统治。1915年秋,舆论界掀起一场变更“国体”的激烈论争。

帝制论者杨度宣称“今总统制实行矣,虽有《约法》及各会议机关,似亦近于立宪,然而立宪者其形式,专制者其精神也。……四年中,设非政府采用专制精神,则国中欲求一日之安,不可得也。……非立宪不足以救国家,非君主不足以成立宪。立宪则有一定之法制,君主则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谓定于一也。”

1915年,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各大报刊竞相转载。梁启超坚持现行国体,反对帝制认为“夫前清之末叶,则固自谓立宪矣,试问论者能承认否? 且吾欲问论者,挟何券约(凭证),敢保证国体一变之后,而宪政即可实行而无障? 如其不然,则仍是单纯之君主论,非君主立宪论也。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

论争展开后,反袁舆论不断兴起、发展。

——摘编自乔琪《论一九一五年“国体”之争》、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根据材料,概括论争双方持论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15年的“国体”之争进行整体评价。
2024-03-06更新 | 5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4届高三3月份高考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学理论始终把天、地、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实现农业丰收必须把顺天时、量地利、用人力三要素加以有机结合,并进行统筹规划。在医学上,传统的中医理论强调把人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中去剖析病症,严格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的、有明确针对性的疗法,始终把患者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整体观察、辩证论治。也正因如此,传统中医理论令推崇技术实验、病理分析的西方医学家颇感费解。

——摘编自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   17世纪以来,科学的权威已为近世多数哲学家所承认。此一权威,殊不同于教会的权威。科学权威,理智的力量也。人之于科学权威,可以拒绝,可以接受。拒绝,无须受惩罚。接受,无须出于保身家、保名誉之考虑。……再者,科学的权威,明一理有一理之权威,明二理有二理之权威。科学的权威,止于已明之理:不若天主教义,乃包罗万象之体系,道德准则,人生理想,甚至世界之过去与未来,无一不在此体系之内。科学如有所见,仅以此时此物已有科学实证者为限。……科学的权威,尚有一点不同于教会的权威,……即科学作出的判断,曰此是暂时的结论,此有盖然性,科学的结论可加以修正,此是科学家共有的见解。

——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的思维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多数哲学家承认科学的原因。
2024-03-06更新 | 152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4届高三3月份高考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冷战结束以来,地区民族冲突频发,欧盟、阿盟、非盟和东盟等组织利用集体行动的优势,通过经济制裁、协商管控、武力干预等机制,取得了一定效果。这说明区域组织(     
A.引领全球治理新动向B.推动了区域多边治理
C.促成国际局势的稳定D.加强合作以共谋发展
2024-03-06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4届高三3月份高考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苏联各五年计划时期国民收入与各种投入指标的平均增长速度情况表(%)。据表可知,苏联(     
国民收入固定生产基金投入基金产出率劳动生产率
1961—19655.79.7-0.73.9
1966—19707.28.2-0.95.5
1971—19755.78.7-2.84.1
1976—19804.26.8-2.73.2
1981—19853.66.4-2.93.1
A.制度优势得到体现B.经济增长存在隐患
C.产业结构亟待调整D.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9 . 1801年,美国联邦法院马歇尔大法官在马柏里诉麦迪逊案中,明确了法院对行政当局行使司法权的标准,即在纯粹的政治事务范围内,法院无权干涉行政,但在法律范围内,法院有权审查政府官员的行为是否违法。这一界定(     
A.保障了宪法的权威性B.限制了总统的行政权
C.规范了权力制衡机制D.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10 . 19世纪上半期,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利希·李斯特主张国家应对纺织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给予重点保护,对一般工业品进口规定不同税率加以限制,而对于一切复杂机器的输入应予免税或只征收轻税。这一主张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当时(     
A.德国的工业相对落后B.欧洲重商主义的盛行
C.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