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020-07-08更新 | 13836次组卷 | 97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论者指出,目前,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遍布全球,已经不是哪一个国家的内部政策和管理能力可以控制和制约的了,而是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与之适应的全球范围内国际性协作组织及其制度、机制的出台。这体现出
A.国际经济形成了完善的分工体系B.国家逐步丧失经济政治管理职能
C.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体系的调整D.世界经济多极化要求政治民主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古代雅典,政府官员上任前,必须接受资格审查。一般官员由公众法庭审查,执政官除由法庭审查外,还要接受议事会的审查。官员任职期满,由公民大会进行政绩审查,发现有危害国家、受贿和其他违法行为者,都要受到惩罚。这说明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B.公民对公职人员有严格监督权
C.民众法庭与公民大会相互制约D.雅典城邦的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2020-06-19更新 | 752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要研究宋海上丝绸之路,最值得寻访的城市是
A.西安B.泉州C.开封D.天津
2020-06-01更新 | 333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大国医》是一部表现我国中医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
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
2020-12-19更新 | 1130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两年后,新中国诞生。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睦邻史》

材料二 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乱(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相同的国际影响,并简析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不同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问题的原因。
8 .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1-05更新 | 378次组卷 | 102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A.制定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B.改善秦国不良的社会风俗习惯
C.沉重打击奴隶主旧贵族
D.遭到了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019-06-10更新 | 3316次组卷 | 35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